营业厅的玻璃窗透进午后的阳光,光洁的地面上洒下一片片温暖的光斑。下午时段,行里并不忙碌。这时,柜台前的我留意到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孩,她紧紧攥着一张银行卡,蹦跳着从营业厅跑到侧边的自助取款区。女孩四处张望了一会儿,随后用小小的手指在按键上迟疑地移动,我想这大概率是她第一次尝试操作吧,紧张与生疏让她的指尖微微颤抖。
最终,由于步骤出错,机器“咔嗒”一声吞下了银行卡。女孩瞬间愣住,清澈的眼眸里满是迷茫,回头望向站在身旁的母亲。母亲的责备声随即响起,夹杂着焦急与不耐烦。她鼻子一酸,大颗泪珠滚落下来,小手紧紧抓着衣角,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喧闹声引来了支行行长。他快步上前,先是轻轻拍了拍女孩的肩膀,用温和的语气安慰她不要害怕,接着转向还在抱怨的母亲,耐心解释说银行卡可以帮忙取出,孩子初次学习操作,难免会犯错。母亲的情绪逐渐平复,女孩的哭声也渐渐变小,带着泪痕的眼睛看向行长,多了些许安心。
工作人员很快将银行卡取出,但行长并未马上离开。他走到取款机前,放慢语速,一步步教小女孩如何插卡、输入密码、选择金额,每个动作都细致演示,每句讲解都充满耐心。阳光洒在他的侧脸上,也映照在女孩专注的小脸庞上,先前的慌乱慢慢被认真取代。为了彻底消除女孩的拘谨,行长拿出一个印有慈利农商银行标志的娃娃挂件,轻轻递给她。女孩手握住柔软的挂件,看着眼前和蔼的行长,又看了看已不再生气的母亲,眼中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嘴角却缓缓扬起,露出一抹浅浅的、带着释然的微笑。
告别时,她握着挂件和银行卡,用力挥了挥手,用清脆的声音说道“再见”。阳光追随她和母亲离去的背影,将这份午后的暖意悄然藏进了女孩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