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透过云层洒在慈利县城的街巷。恰逢休假,我牵着九岁的侄子,直奔步行街那条藏着无数美味的美食街。刚走到街口,油炸臭豆腐的香气就裹着人声扑面而来,小迪立刻挣脱我的手,像只快乐的小鸟扎进了熙攘的人群。
“姑姑,我要吃那个糖油粑粑!”小迪指着街角的摊位,眼睛亮晶晶的。我扫码付款时,耳边突然响起清脆的播报声:“农商银行到账八元。”小迪好奇地歪着头:“姑姑,你们银行的收款码耶!”我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拉着他继续往前走。刚买完糖油粑粑,烤肠的滋滋声又勾住了小迪的脚步。付款成功的瞬间,熟悉的播报声再次响起:“农商银行到账五元。”小迪兴奋地拍了拍手:“又是这个声音!它好像在跟我们一起逛街呢!”这次我仔细听了听,那电子提示音虽简单,却在喧闹的街市中透着几分清亮,竟真有几分悦耳。
我们沿着美食街缓缓前行,小迪的兴趣从棉花糖转移到酸辣粉,又从手抓饼切换到手搓粉。每一次扫码付款,慈利农商行的收款提示音都准时响起,“农商银行到账五元”“农商银行到账七元”,高低错落的金额播报,像一串流动的音符,穿插在商贩的吆喝声、食客的谈笑声中。阳光穿过摊位的遮阳棚,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此起彼伏的提示音,竟渐渐织成了一首独特的乐曲。
夕阳西下时,我们拎着满满的零食准备回家。身后时不时传来一声清晰的播报:“农商银行到账xx元。”我回头望了望美食街,心里忽然明白,这首穿梭在烟火中的乐章,正是小城日子蒸蒸向上的生动注脚,也是慈利农商行扎根民生、服务百姓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