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县农商银行聚焦农村金融服务痛点,通过完善支付网络、推广多元工具、普及金融知识等组合拳,全面升级农村支付环境,让便捷金融服务直抵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在优化支付服务网络上,该行打出“物理网点+便民站点”组合牌。针对乡镇村庄金融服务覆盖不足问题,在人口集中区域合理增设营业网点与自助银行,大幅缩短农村居民办事距离;同步发力“福祥e站”建设,联合商户、村委会在村一级设点,将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水电费缴纳等基础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目前,该行建设的159个“福祥e站”已覆盖全县90%的行政村,构建起“出门就能办”的便民服务圈。
推广多元化支付工具时,该行兼顾传统与创新。一方面强化银行卡业务,加大福祥借记卡、便民卡发行力度,通过减免年费等优惠政策降低使用门槛,同时开展用卡安全宣传,提升居民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深耕移动支付普及,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操作培训,手把手教会村民使用移动支付,并联动超市、菜市场、医院、学校等场景,实现日常生活“一扫即付”。数据显示,该县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达11万户,网上银行用户1.5万户,移动支付已成为农村居民的“新习惯”。
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该行持续深化金融知识普及。组建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举办讲座,用通俗语言和鲜活案例讲解支付工具使用、金融诈骗防范、个人征信保护等知识;在营业网点、“福祥e站”、农村集市等场所发放宣传折页、海报,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APP等线上渠道推送科普内容,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下一步,南县农商银行将针对农村支付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与“服务深度”持续发力。计划进一步推进“福祥e站”覆盖,重点突破偏远行政村服务空白;升级移动支付场景,探索在农业合作社、农资店等生产场景的应用,实现从“生活支付”向“生产支付”延伸;同时结合农村老年群体、特殊群体需求,推出更简易的操作指引和专属服务,让支付服务既有广度更有温度,真正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金融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