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是湘鄂边革命老区,也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作为县域地方金融主力军,桑植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初心,以“党建+金融”为引领,聚焦产业振兴、普惠金融、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供给,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4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66.32亿元,较年初净增7.1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3亿元,贷款占比47.18%。
桑植农商银行紧扣乡村振兴“七个一”示范工程战略部署,以刘家坪白族乡新阳村为“整村授信”实践样板,探索出一条“小额度、广覆盖、深扎根”的普惠金融新路径。精准滴灌惠民生:新阳村作为红色文旅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村落,村民产业需求呈现“小而散、短而频”的特征,传统金融服务难以精准匹配。该行聚焦“毛细血管式”服务下沉,组建专班深入村组调研,联合村支两委逐户摸排产业类型、资金需求及信用状况,创新推出“一户一策”定制化产品体系:面向返乡创业青年推出“青年创业贷”,最高授信30万元,匹配3年灵活还款周期;针对蔬菜种植户开发“蔬菜贷”,以“种植面积+订单合同”为授信依据,实现“当天申请、当日到账”;结合村域产业特色,量身定制“新阳贷”,有效激活田间地头的“沉睡劳动力”。整村授信破瓶颈:通过“整村授信+特色产品”双轮驱动,新阳村逐步形成“信用建档-精准授信-产业激活-增收反哺”的良性循环。作为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桑植县大力推广“三叶两材”,即烟叶、粽叶、茶叶、中药材、食材。该行紧扣县域经济特色,紧紧围绕“绿色”做文章,进一步拓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推出“烟叶贷”“粽叶贷”“茶叶贷”等纯信用小额贷款产品,精准破解农户融资难题。产业深耕上:围绕“小产业大民生”理念,重点扶持粽叶产业链发展。累计向4家规模加工企业、27家合作社、108户个体户发放贷款7900万元,推动桑植县粽叶种植面积、年产值跃居全国首位,五道水、龙潭坪等乡镇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集群,带动1.2万贫困人口通过采摘粽叶年均增收1.5万元,助力龙潭坪镇成功创建“中国粽叶之乡”。主体覆盖上:同步构建“分层覆盖”服务网络,对1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63家家庭农场、1259家专业合作社实施“名单制”对接,优先支持文旅融合、返乡创业等重点项目,依托“湘担E贷”“潇湘财银贷”等政策性产品扩面,形成“龙头企业牵引、小微主体共生”的产业生态。2024年,该行获评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突出贡献单位”。
只有俯下身去倾听泥土的呼吸,才能真正读懂农民的需求;只有把服务做进田间地头,金融的“毛细血管”才能焕发生机。未来,该行将继续以“做小做散”的战略定力深耕县域,进一步推广“小额度、广覆盖、深下沉”的实践成效,把普惠金融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让每一寸土地都涌动金融活水,和乡亲们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