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农商银行:多支行联动“送教上门” 织密农村反假币“安全防护网”

点击数: 时间:2025-10-24 作者:周玉、周宇哲、彭莹 来源:湘乡农商银行

在全国“反假币宣传月”期间,湘乡农商银行聚焦农村地区假币识别薄弱环节,打破传统“等客上门”宣传模式,组织翻江、毛田、白田支行以“筑牢货币安全网,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接地气、暖人心”的反假币宣传活动,将专业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金融安全意识扎根农村土壤,切实守护百姓“钱袋子”安全。

翻江支行:开展“一村一座谈” 课堂搬进村民家门口

翻江支行以“联动村委、贴近村民”为核心抓手,联合辖内各村委开展“一村一座谈”活动,将反假币知识讲座直接“搬”到村民聚集地。宣讲现场,金融专员用村民熟悉的乡音,结合鲜活的假币诈骗案例,直观讲解假币对个人财产、家庭生活及金融秩序的危害,让原本抽象的金融风险变得可感可知。

为帮助村民快速掌握实用识别技巧,金融专员围绕“一转看光变,二触摸凹凸,三透光看水印”的通俗口诀,结合宣传单上的真假币对比图,手把手指导村民识别人民币公众防伪特征。针对村民提出的“残污损人民币怎么兑换”“不小心收到假币该怎么办”等实际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明确告知假币收缴规定与合法维权途径,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假币、主动举报涉假行为,从意识和行动上筑牢反假防线。

毛田支行:顶烈日入户宣传 用真情架起“信任桥”

面对炎炎烈日,毛田支行工作人员扛着红色宣传横幅、揣着厚厚一叠宣传资料,走进毛田镇清溪村开启“点对点”入户宣传。“大姐,我们来给您讲讲怎么辨假钱,以后收钱多留意!”每到一户,工作人员先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再结合生活场景讲解反假币知识,同时不忘提醒村民保护好个人信息,远离非法集资和洗钱陷阱,让宣传少了“距离感”,多了“烟火气”。

在村民家中,工作人员与村民围坐一起翻看报纸、讨论金融案例,以轻松交流打破“单向输出”的宣传模式;针对村干部成明明提出的疑问,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逐一拆解,让反假币知识从“生硬说教”转变为“实用指南”;在村口小卖部,工作人员重点向店主传授假币识别技巧,叮嘱“收钱时多摸一摸、看一看,遇到可疑钞票及时联系我们”。店主连连称赞,主动承诺会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村民,让小卖部成为反假宣传的“基层小窗口”。

白田支行:设站互动教学 帮村民练就“火眼金睛”

“来,您摸摸这个票面,真钱的花纹是凸起来的,假钱摸着就很平。”在白田镇反假宣传工作站东茅服务点,白田支行工作人员手持真假币样本,向驻足村民开展实操演示。这里是支行打造的“沉浸式”反假课堂,咨询台旁整齐摆放着真假币对比样本、宣传手册与折页,刚布置完毕便吸引不少村民围观学习。

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演示与互动交流,详细讲解人民币水印、安全线、光变油墨面额数字等核心防伪特征,还邀请村民亲手触摸票面,感受图案的凹凸质感,直观区分真假币差异。针对老年村民视力、记忆力较弱的特点,工作人员格外耐心,手把手教老人对照样本识别假币,并结合“老人收到假币后着急上火”的真实案例,反复叮嘱大家日常收钱多留心。这种“针对性教学”赢得村民一致好评,不少老人坦言:“以前总怕收到假钱,现在学会了技巧,心里踏实多了!”

截至目前,湘乡农商银行“反假币宣传月”已累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49场,发放宣传折页1.5万余份,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从“课堂讲学”到“入户答疑”,从“案例讲解”到“互动实操”,此次宣传活动不仅帮助村民“学会识别、懂得防范”,有效提升假币识别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更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拉近金融机构与群众的距离,彰显“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湘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提名行长人选杨振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筑牢农村金融安全防线,为维护辖区金融秩序稳定、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贡献农商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