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厅内,石门农商银行南北镇支行柜员小黄像往常一样忙碌着。下午四点多,一位满头大汗的老大爷攥着手机走进营业厅,说要办理跨行转账。当听到收款方是"北京某律师事务所"时,小黄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律师事务所怎么会通过微信联系老人转账?
征得老人同意后,小黄仔细查看了微信聊天记录,对方声称只要转账1000元到个人账户,就立即派律师来帮老人打官司,还特别叮嘱要在转账备注里写“差旅费”。这个细节让小黄瞬间警觉:正经律师事务所怎么会用个人账户收款?又为什么刻意避开"律师费"这个正常名目?于是便立即上报给了会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给老人分析:这明显是步步设套的骗局,今天要了“差旅费”,明天就会要“材料费”“保证金”之类的。
看着聊天记录里那些花言巧语,再结合银行工作人员的劝说,老人突然后怕地说:“你们说的确实有道理!正经的律师事务所肯定不是这样的收款方式,这可是我和几个老伙计凑出来的钱啊!要是被骗了,我可怎么跟大家伙儿交代,谢谢你们几个年轻人了!”目送老人离开银行后,营业室内工作人员相视而笑,这样的反诈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每次成功守住乡亲们的血汗钱,那份职业自豪感就又多了一份。
在下阶段工作中,石门农商银行将持续把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位,通过持续开展员工培训和反诈宣传,切实筑牢反诈防线,守护好大家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