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津市农商银行灵泉支行不断优化适老服务举措,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程度,打造老年客户无障碍金融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细微之处见真情,“小服务”托起“大民生”。该行聚焦“养老群体”金融需求,围绕社保卡换发、“零钱包”兑换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能力。该行向总行申请社保卡专用“制卡机”,利用外拓营销、整村授信工作开展的契机,集中为社区居民、村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办理第三代社保卡换发业务,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站式”社保卡制卡、换卡服务。坚持做好“现金兜底”,积极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畅通网点绿色通道,解决“找不开零”的难题;设立“残损人民币兑换窗口”,做好残损币兑换工作,充分满足老年客户群体现金需求。此外,对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始终坚持特事特办、上门服务,对老年客户的服务需求做到有记录、有回应、有处理,切实解决老年客户的实际困难,把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送到老年客户的心坎里。
设施升级显关怀,“小改造”带来“大便利”。该行坚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关注老年客户金融需求。一方面,全方位完善适老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行进行适老配套设施更新改造,从畅通“无障碍通道”,到爱心座椅、医药箱、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化物品,做到应配尽配,全面满足“银发族”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协助老年人紧跟“潮流”,接受并融入智能化时代,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会的方式,对自助设备、手机银行、智慧柜员机等设备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教学,减少老年客户“想用不会用”“想学没人教”的顾虑,让老年客户能够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金融服务。
知识普及筑防线,“小课堂”传递“大安全”。该行提供暖心厅堂服务,从引导、询问、讲解等环节入手,借助“厅堂微沙龙”、“面对面”普及反电诈、反假币等金融知识,做好风险提示。此外,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阵地外拓齐头并进,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提升老年客户“安全感”。特别是针对近年来不少专门以老年人为作案对象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活动,充分运用宣传折页、网络资源,结合实际案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老年客户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各类骗局,切实保护好老年客户的“钱袋子”。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关注老年客户金融服务,立足老年客群需求,从便利处入手,于细微中用心,不断优化“适老”举措,更好地服务辖内老年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