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农商银行:“农”情绘“丰”景

点击数: 时间:2024-12-30 作者:唐志辉 韩亮 来源:新邵农商银行

时值岁末,天寒地冻。然而,在新邵县陈家坊镇司门村的蔬菜种植大棚里,却是热闹非凡,村民有的在采摘,有的在分拣,有的在打包,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现在共有30亩蔬菜大棚,出产的无公害辣椒、莴笋、芹菜市场价格很不错,这真要感谢后盾单位新邵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司门村党总支部书记谢样新说。

司门村现有村民2553人,有21个村民小组,党员75人,总支辖2个支部。该村地势平坦,田垄广阔,是新邵县万亩双季稻示范村。然而,该村以前农业产出品种单一效益不高,村集体经济几乎是空白。农民口袋如何“鼓”?乡村振兴怎么“兴”?村级经济如何壮大?这是2023年5月,新邵农商银行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司门村伊始,首先思考的问题。

下好基础设施完善先手棋,凝聚人心,为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打好基础。工作队得到后盾单位项目资金27万元,将原来1公里狭窄的村道修整加宽,并将村道组道两旁老化或损坏的150盏路灯进行维修和更换,如今该村道路平整宽阔,路灯亮到各组各院落,极大地便利了村民交通出行和生活。村民以前用水困难,特别是旱季经常闹水荒,工作队在村内开凿了一口深井,使两千余村民的用水难成为历史。工作队还开展山塘清淤,对骨干山塘进行维修加固,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充分利用田土“闲”季,使有限的土地创造最大的效益,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争取到县委组织部50万元扶助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在充分论证与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司门村2024年种植双季稻田1600亩,建设了30亩大棚蔬菜基地和2个育秧基地,在育秧季节结束后,引进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甜瓜和系列反季节蔬菜,同时,发展“稻油轮作”耕种模式,建立700余亩“邵阳市千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基地”,300余亩油菜基地。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达29.81万元,2024年预计突破30万元。

驻村工作队视帮扶村为第二故乡,待村民如亲人。村民周检桥是工作队帮扶的监测户之一,他是一名单身汉,身患重病,生活非常困难,帮扶责任人多次带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上门慰问,为其免费安装自来水,协助搞好门前屋后卫生,还为其争取临时救济金。

“我们的帮扶工作得到了行党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村两委和村民的积极配合。接下来,我们将按规划一一落实致富项目,让司门村越来越富、越来越好。”新邵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队长周继琮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