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很多人说起去十八洞村的感受,那里是“精准扶贫”理念的首倡地,如今一步一景,皆是故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0月31日,单位统一组织前往十八洞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这里,一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历程如星火般照亮前路,一个清新古朴、静谧灵秀的村落如画卷般缓缓展开。
在精准扶贫主题陈列馆,一帧帧照片记录下十八洞村蝶变的奇迹。从地瘠民贫到步入小康,从交通闭塞、生活困苦到修路拓路、通水通电,这个无人知晓的村子,在习总书记考察走访、指明方向后,硬是凭着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韧劲,打造出“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这个样板工程,难度系数不低,耗用时间不长,却是翻天覆地。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有一种怎样的信念,去改变大山深处的小小苗寨数百年来的贫困基因。如果没有习总书记的关心,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没有扶贫工作队的帮助,这一切都将遥遥无期。
从陈列馆出来,乘车一路蜿蜒来到村内梨子寨。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之下一片木屋掩映在绿意青翠之中。沿着青石板路一阶阶而上,去找寻当年习总书记曾走进的一户人家——石拔三“大姐”家。“大姐”今年已经75岁了,身着苗族服饰,看起来精神抖擞,面色红润,淳朴善良。面对游客们要跟她合影的要求十分配合,拍照的时候满脸笑意,仿佛透过镜头都能听得见这开心的声音。现场讲解员告诉我们,“大姐”拥有现在的生活,真的要感谢习总书记,以前要什么没什么,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到哪里找寻这样的日子咯!我想,“大姐”的幸福生活,就是梨子寨全体村民共同幸福的缩影和写照,寨子里的28户人家都在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来到村民施成富家前面的一片空地,当年习总书记和乡亲们围坐一圈,贴心地拉家常,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这应该是梨子寨的一块宝地,是诞生扶贫策略之地,也是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旅游好去处。群山环绕,水声潺潺,空气中似乎弥散着微微的香甜,风儿轻拂着你的脸,是沉醉,是惬意,是情不自禁的欢喜。寨子里还有不少苗绣品店,看起来都是手工制品,精美且民族特色鲜明;有“幸福源泉”十八洞村山泉水,水厂收益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有猕猴桃食品、猕猴桃酒,那都是绿色、纯天然的……
十八洞村优势得天独厚,借助自然资源,遇上了最好的改变命运的时机。从默默无闻到华丽转身,崭新的面貌,让每个走入这里的人为它勇敢探寻出路而欢呼。
十八洞村换了人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勤劳质朴的山区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走进了繁荣富裕的美好生活,也必将走向蓬勃发展的无限未来。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回味着十八洞村的这种幸福。好日子就在我生活的每一天,我要快点回到家里,美美地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