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那时我还没有出生。父亲从一名村干部被提拔为一名乡镇企业干部(听父亲讲述)。大家都说,父亲是幸运的,搭上了通往城里的“末班车”。现在看来,如果没有那一次的幸运,我们的生活也许真会是另一番模样。可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父亲的“高升”却让我的心情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变得低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之间,不管是空间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变得更远了,甚至,还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一些可怕的“阴影”。
依稀记得我十岁那年,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父亲被派往当时乡政府的公立煤矿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肩扛起整个企业百余名职工生命安全的重任。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父亲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从开始的一个星期一次,到十天一次、半个月一次,再到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回一次……就这样,我十岁以后的童年,几乎每天都在等待中度过,在期盼中逐渐消逝。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和期盼中慢慢长大……
若有人问我童年时最害怕的一件事,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父亲的电话铃声最可怕,没有之一!直到现在,我越是努力去回忆有父亲陪伴的场景,越是什么也回想不起来……唯有电话铃声,那熟悉又“可怕”的电话铃声,是我想忘,都忘不了的。
饭后,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坐着看电视,享受这难得短暂的相聚时光,其乐融融。突然,一阵急促而又清脆电话铃声打破了画面的宁静与和谐。父亲从口袋里拿出“大块头”手机,一如往常招呼道:“喂?”,隐约听见电话另一头连续说了不到一分钟话,父亲的脸立马变得严肃起来,他挂了电话,对着我和母亲说单位有紧急会议,起身就往外走。看着骑着摩托车离去的背影,我就知道,我和母亲又要开始新一轮漫长的等待了……
像这样的场景在我的童年不知出现了多少回,每次父亲的手机铃响,就意味着或短暂或漫长的分别,当时的我还不能够理解成年人的世界:为什么明明是一家人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为什么每次父亲好不容易回家都有人将他“呼”走,为什么成年人总是要在外面奔忙……
不知不觉,在产生疑惑和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我慢慢习惯,也渐渐长大。直到现已年至而立、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我才明白,我正走过父亲当年走过的路,扮演着父亲当年演绎的角色,我的孩子们也正经历着我童年的经历,产生着童年时的疑惑和期待,我和父亲之间、孩子们和我之间都横亘着一条“等待”的心河,不同的是,我成了常年在外打拼奋斗的人,而父亲和孩子们,变成了那个在家望眼欲穿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