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经济增速和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与变化,这必然要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制定、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如何迎接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实现新发展,则是摆在刚刚走过改革发展“黄金十年”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前的崭新课题。
当前,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正在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正在不断调整优化、升级换代;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日益开放、多元和竞争,大中小银行同场竞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风生水起,农村金融领域的业务竞争空前激烈;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由此带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兴未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受到极大挤压;利率市场化逐步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渐行渐近,监管标准日趋严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急剧收缩、经营成本大幅提升……这一切把农村信用社推向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激流。
激流需勇进,转型正当时。站在新十年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制定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战略,应是当务之急。为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坚决顺应大势,精心谋篇布局,下大力气做好业务转型这篇文章,才有可能赢得新的黄金发展期。
转理念是前提。要牢固树立“业务为王、创新致胜”的经营理念,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积极探索小银行的转型发展之道,着力打造自身的核心业务、核心产品、核心服务和核心品牌,形成和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业务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长优势是根本。推进业务转型的目标在于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两个轮子一起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驾马车齐步走。关键在于使优势更优、长处更长,形成和扩大不可复制的市场优势与竞争优势。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两大引擎,巩固、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势地位,尽快提升城区业务的竞争力;充分利用体系框架和网点网络两大优势,在全覆盖、分层次、找突破上下功夫,加快发展电子银行,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代理咨询理财保管等新业务和转型业务;充分利用省县两级法人的体制优势,建好大平台,激活小法人,整合放大全系统的服务功能,推动业务转型向更优、更高、更新方向发展。
活机制是关键。要按照业务转型需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调整、优化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快建设“流程银行”,切实提高对新需求、新业务、新产品的响应速度与服务效率。逐步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强化资本对收益和风险的约束,加快推动业务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绩效为核心,突出经营贡献,建立健全经营绩效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员工队伍的经营动力和活力。唯有机制才能保障已有优势和创新转型成果的可持续。
补短板是基础。要加快培养适应业务转型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夯实推进业务转型的人才支撑。加快科技信息系统建设,持续提升信息化、电子化水平,强化推进业务转型的科技信息支撑。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新业务和转型业务品牌,强化推进业务转型的品牌支撑。(湖南省联社理事长张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