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俊,是桃源农商银行九溪支行的一名综合柜员,也是一名转业军人。离开部队两年,军装虽已脱下,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较真劲儿却还没丢。正是这股劲儿,让我在日复一日的柜台服务中,始终牢记农商银行“普惠金融 扎根乡村”的使命。
还记得上周一的早晨,周家湾村的王大爷拄着拐杖走进营业厅,手里紧紧攥着社保卡,满脸焦急,嘴里不停念叨:“小同志,这卡取不出钱,家里还等着买降压药啊……”我赶忙安抚他先坐下来:“大爷您别急,先坐下歇歇,我这就帮您查。”经系统查询发现,原来是新换的社保卡没有激活。办理好激活后,考虑到王大爷可能不熟悉ATM机操作,我特意找来纸笔,把取款的流程一步一步写清楚:从插卡方向到按键顺序,都用箭头标得明明白白。最后,我又在纸条上添上我的电话,叮嘱他:“您后面要是在取款机上取款还有哪步不会,就打这个电话,我在电话里教您。”王大爷接过纸条,看了看我胸前的工牌,笑着说:“你们农商银行,做事就是周到!”
春耕时节,种粮大户老陈急匆匆赶来网点,说要贷款买种子。“农时不等人啊!”他语气里透着焦急。我闻言拿出纸笔给他梳理信贷申请的材料清单,又马上联系了此时在外走访的客户经理,协调当天下午就去老陈地里核实。老陈临走时感慨:“我还以为这事得来回跑好几趟,没想到在你这儿一步就对接上了!”其实在我心里,农时就是“军令”,群众的需求就是任务,在部队讲究“闻令而动”,到了柜台,一样不能慢、不能拖。
日常工作中,我也习惯把部队里养成的“细致劲儿”带到点滴细节里:柜台抽屉里常年备着老花镜、放大镜,专为眼神不好的老人准备;遇到不太会填单的村民,我就先把模板工工整整写清楚,让他们对照着模板填写自己的业务信息;每办完一笔业务,我总会多问一句:“您还有没有别的要办?查余额、缴费……我一并帮您处理。”家人知道我的性格,曾劝我“工作别太较真了”,可我认为,当过兵的人,做事就得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服务乡亲,哪能打半点折扣?
从军营到柜台,岗位变了,场景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变。作为一名扎根在桃源的农商银行人,我将继续带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把农商银行的每一项普惠政策,落到每一次业务办理中;把每一份贴心服务,送进每一位村民的心坎里。这小小的三尺柜台,就是我新的“战位”,连接着农商银行与乡村,也传递着温暖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