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稻叶上时,我已经跟着龙确分理处三位同事往硫市镇东南方向集福村赶了,此村便是我户籍老家桂田村合并村。村里20个村民小组、560户农户,现有人口2370人,村干部5人,还有2户种养大户,其中年龄介于58-60岁的有115人。
屋场恳谈会设在村部前的晒谷场,18位乡亲来得挺齐,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也有抱着娃的夫妇。发宣传折页时,张大爷接过翻到反假币那页,眯着眼摸了摸:“前两年收过一张假五十,心疼得几晚没睡好。”我心里一揪,赶紧蹲下来示范着跟他说:“大爷,您看这水印,透光一看就清楚……”阳光穿过樟树叶落在他手背上,那双手布满老茧,握着钱的样子小心翼翼,突然觉得我们来对了——这些“一看、二摸、三听”的技巧,对他们来说哪是知识,分明是过日子的“护身符”。讲解反电诈知识时,我特意提示柜台取现要扫“反诈先锋”码、要问询的事。底下有人嘀咕:“现在取钱咋这么麻烦?”我赶紧把上个月拦截9万元电诈款的案例进行宣传,李婶突然说道:“原来你们这是在保我们的血汗钱啊!”我心里一暖,顺势讲起《反电诈法》,讲“十个凡是”,看着他们认真看着宣传折页“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转钱的都是诈骗”,突然觉得那些条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能拦住陷阱的“保护网”。
说到农商行的“早餐有礼”,年轻人眼睛瞬间亮了。“每月逢9充话费减9块”“加油满200减25”,我举着手机演示操作,罗建军在旁边帮我调大音量。“小姐姐,五元早餐券怎么领?”一个穿校服的小伙子凑过来,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划。“就点这个‘生活’‘优惠券’,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抢……”看着他恍然大悟的样子,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揣着五毛钱在村口买油条的日子,现在的优惠虽小,却能让日子过得更舒展些,这不就是普惠的意义吗?
最后介绍我行整村授信走村入户行动,我特意提高了声音。“不管是种稻、养鱼、扩场,只要符合条件,农商行能给授信,随用随贷。”种养大户周大哥往前凑了凑:“我想扩大养殖规模但手头流动资金不足,这可怎么贷?”我赶紧把政策细则讲给他听,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觉得这些政策分明就是给乡亲们的“定心丸”。散会时,乡亲们拉着我们说这说那,张大爷非要塞给我两个自家种的桃子。阳光斜斜地照在晒谷场上,他们的眼神从一开始的陌生、试探,变成了热络、信任,像秋收的稻穗一般,沉甸甸的全是实在。
回程的路上,李主任说:“今天效果不错。”我望着窗外掠过的稻田,心里却在想着那些记在本子上的“560户”“2370人”。我回老家做普惠,是来赴一场与家乡的约定——约定着不让假币坑了好日子,不让诈骗毁了辛苦钱,不让缺钱绊住想往前闯的脚。而我能做的,就是常回来看看,让这些故事,长得更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