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农商银行:“党建+清收”,助力不良贷款攻坚

点击数: 时间:2024-12-13 作者:李霁 来源:吉首农商银行

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024年以来,吉首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攻坚不良贷款难题,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打出一套“党建+清收”组合拳,精心塑造党建与清收工作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吉首农商银行对不良贷款实施“党员负责,合力清收”。通过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党员先行、全员攻坚,将领导班子、机关部室、基层网点统筹起来,进一步摸清了不良贷款底数,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形成自上而下的清收体系,达成了“一种决心贯穿始终,一个调子对外传播,一鼓作气推进清收”的良好态势。同时,借助全员广泛的“关系网”,巧妙解决了不良案件清收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收集难的问题。

党建引领,凝聚清收合力,以刚克赖

吉首农商银行深入健全“党建+清收+整合”三位一体清收模式。将11个党支部划分为四大战区,各党支部主动请领任务,由总行党委领导亲自挂帅、深入一线现场督战。通过落实开展“清收风暴”行动,锚定清收目标,紧扣清收核心,聚焦清收重点,突破清收难点,形成固定搭配、有效联动、专业团队重点攻坚的清收格局,将清收“阵线”延伸到各村镇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清收工作细致入微,做到“颗粒归仓”。

第八党支部秉持“敢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坚定信念,以刚克赖,坚决促成清收工作。他们坚守岗位,积极采取多种清收方式,如蹲守、清晨堵截、夜间上门等,不收回欠款绝不撤队,不给欠款户可乘之机。针对一些欠款户故意躲避不见的情况,清收人员会将这类欠款户列为重点清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清收策略,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让欠款户还清贷款,进而营造出“拿下一个钉子户、震住一片老赖群”的良好效果。

精准出击,创新清收策略,以理服人

吉首农商银行确保“人员配置充足、物资装备齐全、准备工作到位”。在“清收风暴”行动中,抽调97人分布吉首城乡,“清收马甲、清收挎包、清收条幅”一应俱全,构建起“清收战队多路并进、党员干部驰援破局”的清收格局。

第七党支部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办法,以理服人,化解还款抵触心,每到一处,向借款人宣讲此次清收政策,打消借款户抵触、观望心理,迫使其还款,力求每笔借款都有清收进展。对于那些经营失败无力偿还本息且抗拒还款的借款户,党支部成员会发动身边资源,通过多方打听借款户家庭相关信息找到突破点,然后带领清收小组多次上门与借款户及其家人深入沟通,诚恳地为他们讲解还款政策以及欠债可能带来的危害,用入情入理的话语打动借款户及其家人,从而推动清收工作顺利进行。

标杆示范,点亮清收之路,以情动人

在整个清收工作过程中,党员勇当先锋队,身先士卒,与团队成员逐笔分析不良贷款的情况,制定出一户一策极具针对性的清收方案,充分发扬聚沙成塔的精神,敢于亮剑。通过强化标杆示范作用、交流先进经验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第五党支部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时,采取了“以情感人,倡导诚信风尚”的工作方法,成功收回不良贷款,其中梁大伯的还贷故事令人动容。2013年,梁大伯的儿子向马颈坳支行借款5万元用于种植椪柑,后因一时冲动过失伤人被判入狱,这使得贷款收回充满变数。支部党员迅速前往梁大伯家中慰问开导,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梁大伯一家带来了生活的重压,梁大伯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替子还债的责任。农村老人收入微薄,梁大伯只能每月依靠省吃俭用、辛勤劳作后的微薄所得,前往马颈坳支行还款一百元。梁大伯坚定地认为,儿子虽已接受法律的惩处,但债务作为家庭责任的一部分,他必须承担起来,绝不能让这笔债务成为儿子未来回归社会的阻碍。就在最近,梁大伯自家后院种的梨树丰收,在赶集时卖出了好价钱。拿到钱后,梁大伯第一时间就赶往了银行,一次性还贷500元。拿着银行开具的还贷凭证,梁大伯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那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吉首农商银行通过工作群播报清收实况,宣传清收的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进一步形成“人人争先进、人人当标兵”风气,持续营造浓厚清收氛围。截至2024年11月末,累计现金清收不良贷款2300笔,共计5121万元,有效提升了信贷资产质量。下一步,吉首农商银行将继续秉持党建引领的优良传统,不断优化“党建+清收”的工作模式,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以更加稳健的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向着打造更加健康、稳定、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不断迈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