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工程,代表着交通与文化的交流。古罗马的卡拉卡拉大桥建于公元134年,见证了古罗马帝国的繁荣与辉煌,法国埃菲尔铁塔下方的塞纳河桥梁,成为了巴黎浪漫的象征,而今国家的港珠澳大桥,不仅是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前进的举证,也成为了内地与港澳同胞的重要联系纽带。当然我更想说的是,其实在我的工作单位,也有这么一座奇妙的桥。
坐落在秀峰湖畔,背靠会龙山脊,依附校园文化熏陶,没错,这是个风水宝地。
“您好!我们是益阳农商行桃益路分理处,请问您是……?”
“桃益路分理处?”
“是的,就是秀峰公园这座天桥这。”
“哦哦,这我搞得清楚了。”
……
这样的对话时常在营业厅上演,而天桥似乎就慢慢成为了网点地标,成为我们与客户交流的沟通点。
那天我走上桥,初秋中午的阳光还是有点热烈,一步一踏,踩得重了还挺有回响,阳光透过安全围栏一隐一现,我揣着刚买的三两个橘子好生惬意走过这座桥。最先吸引人的是那越来越有氛围感的歌声,让人不得不顺着声音看过去。是了,是桥那头公园里亭子下三五成群的他们,拉手风琴的大爷,举麦克风展歌喉的阿姨,好一幅太平盛世。入园的岔道口千千万,让被遛出来的狗儿欢喜得东跑西窜,那湖边浅水处还扎着几位闲情逸致的垂钓者,旁边是探着头驻足一会儿就走的“看热闹”流水人。草植还是那么有生命力,孩童奔跑是那么欢乐,几步路后我拎着橘皮袋子折回来,我看到桥下的过路车因为修路的缘故吞吞吐吐但还是川流着,商铺在经营买卖、学生走在上下课的路上、我们网点的服务客户来来去去,一切也在井然有序开展着。《桥与门》里说:“桥梁的美学价值在于,它使分者相连,它将意图付诸实施,而且它已直观可见。”天桥连接着此岸与彼岸,一边是生活,一边是工作,人生也是这样吧。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就像这座天桥的角色,“我们终其一生想追求的,其实是动态平衡着在不同角色里穿梭。”对于我们银行金融服务者来说更甚。服务是一种“意识”,把服务和被服务者联起来,要常把自己作为一个网络的核心来考虑。或许今天是简单的存取款又或是繁琐一点的挂失业务,可能是日常的开户回访又可能是善意的账户使用提示,一点一滴的用心服务,让“来办业务”与“办完业务”转化为人与人的一种服务交流,让业务办理与服务联系起来,一定会产生新的火花,我们要有意识去播种优质服务的种子,并且相信种子必然会发芽开花。
都说信任是架起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柜面服务工作,最好的破冰利器应该是一脸微笑。笑是美好而无声的语言,脸好看和脸难看,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当时的心情,但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让有温度的微笑成为连接人与人的桥梁,柔化柜面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交换不对等的信息,听懂别人的想法,交换彼此的观念,让沟通更顺畅,让柜面服务更舒心。客户服务不是短期行为,我们要学会沉下去,把客户放在心上。
那天下班习惯性往天桥方向的天空望了望,洒水车经过,那有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