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商视角谈“调查研究”

点击数: 时间:2023-04-19 作者:胡姚浩 来源:汉寿农商银行

202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既然调查研究如此重要,下面就浅谈其对农商银行的积极意义。

调查研究是应对农商银行发展困境的现实需要。众所周知,农商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的现实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国有大行与互联网金融巨头的不断下沉,抢占了本属于农商银行的部分市场,导致存贷主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且大多数农商银行为县域独立法人,各方面机制体制还不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在利率市场化与存贷利差逐年缩减的情况下,农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日趋艰难。面对这一困境,农商银行要因地制宜,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存贷市场占有率、主要客群类型、主要营销策略、产品的优缺点、渠道建立情况与员工激励措施等;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着重分析当地主导产业,重点跟进企业园区与农业特色产业金融需求,把准当地金融需求主阵地。只有对内外环境及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农商银行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身的经营定位与发展战略,最终赢得市场与口碑。如:全国农信系统的标杆——浙江乐清农商银行的“小而美”,全省农信系统的标杆——湖南浏阳农商银行“小融稳”等,这都是结合当地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其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道路。

调查研究是农商银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农村金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是农商银行必须长期坚持并始终践行的。“金融为民”既是践行党的宗旨、性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农商银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农商银行要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在一线柜台,还是客户走访都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与诉求。做到多进百姓门、多走田间道、多问农家事,和他们面对面、心连心,从解决他们最关心、最迫切的金融问题入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意愿,真正贴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只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才能不断调整政策,创新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让群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金融获得感。

调查研究是农商银行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毛泽东主席曾谈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主席也谈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由此可见调查研究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体现在我们的重大决策中。无论是党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还是农商银行更新相关产品,出台相关文件,都是建立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从党和国家层面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26个专题开展调研,形成了80份调研报告,共计132.7万字,并多次召开各阶层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最终才形成报告提交中央政治局审阅。从农商银行的层面来看,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农商银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产业振兴的金融需求,出台了一系列类似于“乡村振兴系列贷”的信贷产品。如:“种植贷”“养殖贷”“龟鳖贷”“烟叶贷”“生猪贷”“茶叶贷”“农机贷”等等,这些产品都是农商银行在广泛调研后科学决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

调查研究是农商银行信贷投放的前置条件。信贷业务从业务流程来看,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贷款是否能够发放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对借款主体的全方位调查了解。根据贷款主体的不同和贷款金额的大小,农商银行对其调查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认贷款主体的真实性。调查公司类客户要重点了解经营证照是否真实,有无涂改等造假现象,是否在有效期限内,是否办理年检等;个人客户要调查其身份证是否真实等。二是调查借款主体及关联人的经济实力及信用状况。重点了解借款主体、关联企业、公司股东及其配偶在金融机构的贷款情况,以亲朋名义的贷款情况,对外担保情况,有无不良信用记录,有无大额或有负债或重大涉讼案件等;调查公司法人代表或个人有无赌博、吸毒、欠帐不还等劣迹,有无道德风险等。三是确认贷款用途的真实性。要详细了解贷款的真实用途,贷款用途要合规合法,避免信贷资金流入其它非借款主体生产经营的行业以及国家禁止准入的行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