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回、瑶等11个民族,现辖24个乡镇,1010个村(居委会、社区),总人口近130万。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未脱贫村194个,贫困农户80494户,贫困人口22.18万人,贫困人口是全省最多的一个县。近年以来,我行牢固树立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理念,紧跟县委、县政府扶贫及金融产业扶贫工作部署,勇于担当、积极担当责任、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金融产业扶贫工作,为加快我县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金融主力军的应有贡献,2016年我行被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列为“金融扶贫先进单位”评选单位、被《中国金融》等联合单位列为湖南唯一入围中国农村金融领域一年一度的普惠金融品牌机构评选单位。
一、基本概况
2016年末,全行下辖49家营业网点,15个机关部室,从业人员447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行各项存款109.38亿元,占全县各项金融机构存款287.66亿元的38.02%;各项贷款43.37亿元,占全县各项金融机构贷款100.99亿元的42.94%,2016年累放贷款50.76亿元。对全县194个贫困村、80494户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8万人,我行已完成80494户贫困农户评级工作,占贫困农户总数100%,授信面达到89%,累计授信总额达34512万元,净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586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践行“四个”精准,推进金融扶贫。
1、精准对接。一是及时贯彻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社会担当责任性,积极主动与县委、政府、扶贫办及人民银行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对接,明确了全行工作方向与目标。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扎实推动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全行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基层网点也相应成立了以负责人为组长的扶贫工作小组,总行及各网点均明确了专人与县、乡(镇)两级政府及人民银行、扶贫办等主管部门信息对接,建立了县、镇、村三层联动机制。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对贫困农户的调查建档、评级授信、贷款发放和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等工作按月进行统计,建立了通报制度,并通过主动汇报进度、参加专项分析会议等形式与县扶贫办、人民银行实现了良好对接和互动。
2、精准推动。一是明确工作举措。先后制订了《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等4个办法,对我行的金融产业扶贫及服务站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思路、途径、举措和要求等进行了明确。二是提升业务能力。为提高业务操作技能,组织全行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及业务部门人员参加了全县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专项学习了金融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和做法,在桃洪镇荆枝村先行试点建好全县首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后,多次组织相关网点负责人和客户经理进行经验学习。三加大考核力度。在《2016年经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中都明确将贫困农户评级授信面和贫困农户贷款投放率纳入季度和年度考核,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责任性和积极性。四是消除思想顾虑。为消除客户经理对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顾虑,专门印发了《金融产业扶贫贷款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扶贫贷款尽职免责管理实施细则》,对在管理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贷款风险的,只要客户经理尽责履职到位,可免于责任追究,从而消除了客户经理怕风险怕担责任的后顾之忧。
3、精准服务。一是丰富信贷产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发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金银花、油茶、“宝庆三辣”和“龙牙百合”等4个特色产业信贷产品,为金融产业扶贫搭建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二是提升服务效率。在全行组建了普惠金融宣传服务小组,积极深入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村组的农户家中进行金融产业扶贫政策和小额扶贫贷款申办手续等进行宣讲。对每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安排至少一名我行客户经理任副站长,每周至少开展2次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普及征信、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对小额扶贫信用贷款启动3小时限时服务制度。
4、精准兑现。一是兑现行党委挂片责任制。为加快工作进度,行党委5人把全县194个扶贫村分成五个片,经常深入贫困村进行现场督导和具体工作推进。二是兑现“限时建站”的承诺。人行规定各县级金融机构必须在二年内完成辖内金融服务站的建设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2016年5月,我行董事长许光正式向隆回县委、县政府承诺:“保证在3个月内完成对辖内146个扶贫站的建站和验收工作!”。2016年5月23日,我行作为主联系行建立的桃洪镇荆枝村金融扶贫服务站挂牌成立,得到了省纪委驻村扶贫专干、县政府和县人民银行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当地百姓的认可。我行为该村养羊合作社发放了扶贫经济组织贷款4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至2016年7月31日,我行已全面完成146个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的挂牌工作,建站速度创全省之最。三是兑现序时工作进度。截止2016年末,我行对贫困农户进行全面评级,已完成80494户贫困村农户评级工作,占贫困农户总数100%,授信面达到89%,累计授信总额达34512余万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586万元。
(二)力推“四个”创新,加大扶贫力度。
1、创新信贷担保模式。通过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引导向家村致富带头人向长江先生(湖南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省人大代表)回家乡为农户贷款按1:1比例提供资金连带责任担保,即我行与华兴公司、借款农户签订三方协议,并且对农户贷款进行一年的全额贴息。该村现有农户254户1003人,至2016年12月31日,我行为该村农户225户评级,评级面88.58%,授信182户,授信额度980万元,授信面71.65%。根据客户需求,及时发放了农户贷款66笔,金额568万元、贫困农户贷款25户,金额115万元,支持该村楠竹、板栗、莲藕、油茶种植和生猪、泥鳅等养殖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及新农村建设改造、农户购车、建房等消费性贷款资金需求。实现了贫困农户脱贫,而且带领向家村的其他农户致富奔小康,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百姓的热烈欢迎与赞誉,并在2016年6月8日被《湖南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
2、创新扶持对象模式。积极发挥地域优势、产业优势,积极搭建“银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如湖南军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属于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该公司集辣椒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我行对其发放贷款2900万元带动隆回县12个乡镇、18个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5200户农民种植辣椒10575亩,不仅实现公司年产值5700余万元,而且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2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脱贫。
3、创新专项考核模式。一是贷款投放责任到户。根据网点辖内贫困农户户数、特色产业不同资金需求,将年度小额扶贫信贷投放目标7000万元分解到49个网点、具体到客户经理,对该项工作的年终考核分值提升到20%。二是聘请社会能人参与贷款管理。在加强自身服务的同时,聘用村里有威望、信用良好、熟知金融知识的当地能人对扶贫贷款进行管理和催收,并单列考核,以优化考核提升扶贫贷款质量。
4、创新普惠服务模式。一是进村入户普及金融政策。我行组织业务讲解员分区域进村组进行现代金融政策和业务办理讲解,通过演示网银、POS机消费、ATM存取款机等操作,消除了当地村民对现代电子银行业务的心理畏惧和顾虑,工作组先后组织现场培训477次,培训人员达10万多人次。二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人口较集中的村部布放农户、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宣传栏220个,共计印发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宣传册5万份、农户评级授信宣传册6万余份。三是强化金融扶贫服务站站长培训。通过采取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共举办培训场次54次、培训人员达210余人。四是加大公益扶贫力度。2016年8月3日我行积极参加市扶贫办、市妇联在北山镇新元村的“儿童快乐家园”落成暨爱心助学活动,并为该村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无偿资助现金2万元。2016年12月28日,我行继2015年后再次为本县贫困学生捐赠助学金25万元,分别资助小学生50名、中学生30名,以上善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三、严把“四个”关口,确保扶贫实效。
1、严把进度关。一是对工作任务进行时间倒排。贫困农户建档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按照县扶贫办统一规定时限对工作任务进行倒排,严把时间和进度关,支行加班加点核对数据,建立贫困农户管理台账,确保工作任务完成。二是严格操作程序。贫困农户评级授信严格按操作方法和规程实行,严格落实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公示制度,真正达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情况准确、数据详实,评级授信工作按时完成。
2、严把检查关。一是总行成立金融扶贫督查工作小组,挂点部室分片督查,督促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坚决杜绝人情贷款、关系贷款。二是严格按照“四有两好一项目”标准发放贷款,防止以贫困农户名义发放低息贷款,并对建档立卡农户在我行有不良贷款的进行排查,严格把关有多头户贷款发放。
3、严把投放关。一是对贫困农户实行动态管理,对因灾、因病等返贫的农户,根据扶贫办的建档立卡数及时调整管理台账,符合“四有两好一项目”条件的,尽快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支持脱贫。二是建立退出机制,对不符合贫困条件的农户坚决予以退出,真正做到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错、不符合政策的一户不评不贷。
4、严把贴息关。一是建立贫困农户收息管理台账,网点对扶贫贷款收息金额逐季登记,确保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贴息金额准确无误,让贫困农户享受优惠政策;二是把好贴息关,严格按照按省、市、县扶贫办的贫困农小额信用贷款贴息制度落实,把握准标,严格审核,防止虚报、漏报、错报,确保贴息政策落到实处。
四、下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完善服务站功能。加强我行承建的146个金融扶贫服务站管理,进一步加大设施配置,完善服务功能,将扶贫服务站真正打造为金融产业扶贫的“大本营”与“指挥所”,促进当地村组及农户真脱贫、真致富。
(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加大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对符合“四有两好一项目”的贫困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2亿元,至2017年年末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不低于2亿元,对有创业意向、创业能力和偿还能力的贫困农户贷款满足率达到100%。
(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自助终端覆盖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构建更为健全的普惠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同时,主动与贫困农户的沟通联系,不仅要送扶贫贷款到家,更要送信息、政策、服务入户,以真情实意和行动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矛盾,与贫困农户“心连心”、“手拉手”脱贫。
(四)优化专项考核措施。为实现精准扶贫目标,促进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计划序时完成,将扶贫贷款投放工作纳入网点等级、经营目标、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并与网点、个人年终评先评优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