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娄底农商银行石井支行将“服务三农”从口号变为日常行动,春耕时帮农户算好种子款,秋收季为果农规划销售资金,以温度化解金融距离,真正扎根石井镇的田间地头,让金融支持成为农户生产链条中的一环。
在精准服务上做“减法”。石井支行摒弃“千人一面”的营销模式,支行员工们带着走访本走进农户家,记录下每户的作物品种、养殖规模和资金流动规律:种粮户的春播资金需求集中在3月,养鸡户的饲料采购周期在每月15日前后,小商铺的旺季备货总在年底。基于这些“活数据”,支行将服务精准压缩为“三步走”——先摸清季节性需求,再匹配产品节奏,最后用农事时间点触发服务触达。客户经理们不再机械背诵业务流程,而是能自然聊起“今年辣椒长势咋样”“稻谷价格稳不稳”,让金融融入生活场景。
在厅堂体验上做“加法”。石井支行的网点不再只是办理业务的场所,等候区摆放着当季农技手册和防诈骗案例图解,客户等待时能顺便了解“如何用存款保险规避风险”;业务窗口嵌入“农时提醒”功能——客户办理存取款时,柜员会轻声说:“您家的红薯苗该下地了,需要预支点周转金吗?” 这种“场景化服务”让厅堂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陪伴”,客户平均停留时间缩短了,但满意度提升了。
在服务半径上做“拓扑”。支行组建了“移动金融小分队”,每周不定时驱车深入周边,没有固定办公点,只有随身携带的移动营销平板电脑和需求记录本:在村口小卖部帮老人预约兑换零钱,田埂上为果农现场办理小额信贷,挨家挨户宣传反电诈……。这种把服务嵌入生活的方式,让老客户成了“活广告”——一位养蜂人主动介绍邻居:“农商行小谢上周帮我家解决了蜂箱升级贷款,不收手续费还快得很。”
如今,石井支行的客户留存率越发提升,来自老客户推荐的新客户越来越多。他们用行动证明:当金融服务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蹲下身来听农声”,乡村金融的“活水”才能真正流进田间地头,滋养出可持续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