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明方向 砥砺奋进启新程

点击数: 时间:2025-11-06 作者:周海中 来源:益阳农商银行

作为益阳农商银行的一名新员工,在益阳地区农商银行系统新员工培训开班之际,我有幸聆听了开班的第一堂思政课。课程以“看清来时路、走好当下路、展望未来路”为核心脉络,系统串联起省农信联社与益阳地区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新员工学习成长的方法路径及职业发展的未来期许,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结合自身此前两个月的实习经历,我对“农商行人”的身份定位、“普惠金融”的使命内涵及“职业成长”的实现路径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现将学习感悟梳理如下。

一、看清来时路:以历史为基,锚定普惠初心

思政课开篇即系统回顾了省农信联社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征程——始终坚守服务地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省、扎根县域的金融服务网络;同时,课程细致梳理了益阳地区农商银行系统的成长脉络,强调始终以“立足本土、服务地方、惠及民生”为根本宗旨,在支持益阳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及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金融枢纽作用。课程明确指出:“农商银行的核心业务定位是普惠金融,我们的根基在基层,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特质,更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

这一重要论述与我此前两个月的实习经历产生强烈共鸣,也让我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认知。实习期间,我跟随网点前辈深入乡村入户走访,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办理业务服务,细致讲解养老金支取流程及注意事项;协助乡镇小微企业主整理贷款申请资料,助力其高效获取经营周转资金;在乡村金融服务点,向村民普及反电信诈骗知识,指导其使用手机银行办理转账、缴费等日常业务……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正是普惠金融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并非高高在上的金融政策条文,而是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社区街巷的便民服务;并非追求高额利润的商业行为,而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思政课对“来时路”的系统回顾,让我深刻认识到:益阳地区农商银行的发展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与民同行、为民服务”的普惠金融实践史。作为新员工,唯有深刻读懂这段历史,才能真正领悟这份职业的价值内核,在未来工作中始终坚守“服务群众”的初心。

二、走好当下路:以学习为要,锤炼过硬本领

如果说“看清来时路”是明确身份认同、筑牢思想根基,那么思政课提出的“走好当下路”,则为我们新员工的脱产培训及未来岗位成长提供了清晰的行动遵循。课程围绕“学习”这一核心议题,从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精准契合新员工成长痛点,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培训学习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

(一)深刻领会“为何学”的核心要义

课程强调:“培训并非‘任务式’的形式化流程,而是‘补短板、强能力、提素养’的关键环节。新员工虽具备一定实习经历,但在业务流程系统性理解、金融政策精准把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唯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具备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论述令我深受触动。实习期间,我曾因对风控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在协助整理业务资料时出现疏漏;也曾因对电子银行产品功能掌握不够全面,未能及时高效解答客户疑问。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会操作”不等于“懂原理”,“能完成”不等于“能做好”。此次培训正是弥补自身短板、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契机,唯有以“提升服务质效、赋能客户需求”为核心目标投入学习,才能让知识真正转化为职业竞争力。

(二)精准把握“学什么”的重点方向

课程明确提出,新员工的学习需兼顾“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双重提升:一方面,要系统钻研信贷审批流程、柜面操作规范、风险防控机制等核心业务知识,确保在岗位工作中“拿得起、扛得住、干得好”;另一方面,要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培育,通过广泛阅读、强化写作等方式,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与共情服务能力。这一要求打破了我对“金融从业者只需精通业务”的认知误区。实习过程中我发现,面对农村老年客户,需用通俗直白的语言解读专业金融术语;面对小微企业主,需用严谨专业的逻辑分析经营状况与融资需求——这些工作场景均离不开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共情理解能力。在未来的培训中,我将既专注于业务知识的深度学习,又主动拓展学习边界,研读金融政策解读文件、民生服务典型案例等资料,在提升业务硬实力的同时,锤炼沟通服务软实力。

(三)熟练运用“怎么学”的科学方法

课程给出了三点核心学习方法:“带着问题学、全身心投入学、主动跟进学”。“带着问题学”要求我们将实习期间遇到的困惑、未来岗位可能面临的挑战作为学习重点,避免“盲目听课、学用脱节”;“全身心投入学”强调要摒弃“敷衍应付”的消极态度,珍惜培训的宝贵时间,做到“课上认真聆听、课下深入思考、及时复盘总结”;“主动跟进学”则提醒我们,学习并非“一次性完成”的任务,而是贯穿职业生涯的长期过程,要在培训后持续关注业务规则更新与行业政策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这三点方法为我制定了清晰的学习计划,我已准备专门的学习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梳理思考感悟、总结实践经验,确保培训结束后能快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岗位实践能力。

三、展望未来路:以奋斗为笔,书写职业华章

思政课最后部分,以“春华秋实”“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三个寓意深远的成语,为新员工描绘了职业发展的清晰图景。这三个成语虽简洁凝练,却精准揭示了职业成长的本质规律,有效化解了我此前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农商行人”的迷茫困惑,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信心与期待。

“春华秋实”警示我们,职业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潜心付出,方能收获丰硕成果。课程强调:“没有春天的辛勤播种与悉心浇灌,就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没有日常工作中的点滴积累与精益求精,就没有未来职业道路上的突破与提升。”这让我想起实习期间网点的一位前辈:他从事信贷工作十余年,始终坚持“每笔贷款必实地考察、每个客户必深入了解、每份资料必细致审核”的工作原则,虽过程艰辛,但凭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实现了极低的不良贷款率,最终成长为网点业务骨干。这个实例让我深刻领悟到,农商行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坚守与持之以恒的付出。未来在岗位上,我将认真对待每一次客户接待、每一笔业务操作、每一份资料审核,以“日积月累”的点滴付出,筑牢职业成长的坚实根基。

“厚积薄发”要求我们,以“学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态度积累专业能力。课程强调:“金融行业知识更新速度快、业务覆盖范围广,新员工不能满足于‘会做’的基础要求,更要追求‘精通’的专业境界。唯有在特定领域形成自身专长,才能在岗位上脱颖而出,为单位发展贡献更大价值。”这一论述为我指明了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新员工,我计划从柜面基础业务入手,先熟练掌握开户、转账、挂失等基础操作流程,再逐步向信贷业务、客户服务等领域拓展学习;同时,我将主动关注益阳地区农业产业政策、小微企业发展动态及城乡居民金融需求变化,努力成为“懂业务、懂地方、懂客户”的复合型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水到渠成”激励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职业理想。课程指出:“只要始终牢记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敢于直面工作中的困难挑战,勇于承担岗位职责,那么职业上的成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自然会水到渠成。”当前,益阳地区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农商行在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未来工作中,我可能会遇到客户不理解、业务推进难等各类问题,但我将始终牢记“服务群众、赋能地方”的初心使命,以“迎难而上”的勇气、“换位思考”的耐心、“务实高效”的作风解决实际问题,在为群众办实事、为地方谋发展的过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职业华章。

此次新员工培训开班思政第一课,不仅是一次思想动员与知识普及,更是一堂深刻的职业启蒙与价值引领课。它让我将两个月的实习实践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对“益阳农商行人”身份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将以“看清来时路”的清醒认知、“走好当下路”的务实作风、“展望未来路”的坚定信心,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努力成长为一名“懂业务、有温度、敢担当”的优秀农商行员工,在普惠金融的广阔道路上砥砺前行,为益阳农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