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重生

点击数: 时间:2025-09-01 作者:曾涛 来源:宜章农商银行

今年开春,忽然动了个念头:“不如养盆花吧。”

几天后,快递送到了。第一次见它,被塞在个掉漆的塑料盆里,活像团被雨打烂的旧抹布。枝桠是灰败的褐色,叶子卷得像揉过的废纸,边缘焦枯,连顶端本该带点生气的新枝,也耷拉着脑袋,像个泄了气的孩子。

同事们都围过来看这新来的“伙伴”,说“或许还能活?”,我捏着盆沿犹豫了半分钟。或许它需要水,需要阳光?我把它搬到门外的天台上,那里能晒到充足的太阳。起初我很有耐心,时常浇水、探望,可它丝毫不见好转。同事劝我:“要不,扔了吧。”那一刻,放弃的念头确实冒了出来——谁会要一盆快死的花呢?正要松手时,指尖蹭到一片叶子,竟还带着点未干的潮气,原来没彻底枯透。

“再试试吧。”我把它抱回办公区旁的窗外边。本想放桌角,转头瞥见窗外的光——四月的太阳不烈,斜斜地淌在窗外,暖融融的。我把花盆挪过去,让枝桠刚好搭在窗沿,好尽情沐浴阳光雨露。

那天下午,我找了个喝完的饮用水桶改造成花盆,蹲在茶水间的水槽边换土。旧土硬得像块砖,敲碎时掉出几只干硬的虫壳。新土是网购的,掺了腐叶,捏在手里软乎乎的,带着雨后树林的清腥气。我小心地把花栽进去,根须埋得浅了些,怕闷着它;又把歪歪扭扭的枝桠扶直,找了根细竹棍轻轻绑好。

之后的日子像泡在温水里。每天早上到岗,第一件事就是扒开窗户看它。头三天没动静,叶子依旧蜷着,我疑心它终究没撑住。谁知第四天,最底下冒出片指甲盖大的新叶,嫩得发绿,边缘还卷着,像只怯生生的猫儿。

我开始每天沿盆边浇点水,不多,让水慢慢渗下去。周末加班时,发现它竟悄悄长了半寸,新叶舒展开来,比老叶厚实,叶脉是透亮的绿。有次盯着电脑上的材料走神时,余光瞥见窗外上的影子——阳光把叶子的轮廓印在地面上,像幅淡墨画,风一吹,影子悠悠晃动,连带着心里的烦躁也轻了些。

五月渐渐热起来,楼上的空调开始运转,冷凝水滴落下来,刚好打在枝桠上。中旬的一个清晨,我刚坐在办公桌旁,扭头忽然看见主枝桠分叉处冒出新枝,顶端还沾着点红。凑过去才发现,是个米粒大的花苞,裹在叶腋里,红得发暗,像粒藏起来的朱砂。之后几天,花苞竟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有的躲在老叶后面,有的扒在竹棍上,密密麻麻挤了半枝。

直到六月的炎夏。我正改着材料,忽然听见同事“呀”了一声。转头望去,窗外的三角梅开了。不是一两朵,是一丛丛炸开的红,从枝桠顶端垂下来,像串没系紧的红灯笼。花瓣是薄薄的三角片,凑在一起却热闹得很,阳光照在上面,红得发亮,连带着盆土都显得精神了。

如今它总在窗外立着,静静陪伴。我写材料累了,情绪emo,就会转头看它——风起时,花瓣簌簌摇晃,有片落在地上,红得像块小绒布。现在每天推开办公室门,第一件事就是开窗看我的“老同事”,少不了夸几句:“你今天真美,好像又长高了。新长的枝桠是不是也要开花了?快让我瞧瞧你的美。”偶尔想起第一次遇见她的场景,竟有些庆幸:幸好那天没放弃。

原来有些生机,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它藏在蜷曲的叶里,在软乎乎的新土里,在每个被阳光晒暖的窗外,只等你多等一天,多扶它一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