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山之羽”,我的脑海中突然冒出这句话,在我望着远处山林里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翠竹时。那竹整颗斜插在山坡上,下面光滑的主干,是羽毛的羽轴,分散的枝条,是羽毛的羽片,细细密密覆盖住整座山。雄浑厚重的山,因竹的存在而变得绒绒灵动。在浩瀚的自然画卷中,山以其巍峨之姿傲立于世,而竹,则以谦谦君子之风,轻摇于山峦之间。
作为“四君子”之一,竹因其傲雪凌霜,青翠挺拔的品德备受推崇。自古以来多有诗文咏颂,早在《诗经·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又有唐朝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宋朝苏轼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朝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古人眼中,竹因有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特性,是为君子之风。文人墨客常以竹为友,以竹为师。
竹在我的记忆里,也留下了许多有趣印记。是春天漫山遍野鲜嫩的竹笋,取回家用藠头一炒,喷香下饭的烟火气。是儿时夏日躺在竹床上,纳着凉,看着天上的星星,在爷爷奶奶的絮絮低语中进入梦乡。是竹编的筛子,晒满秋天的蔬果,是冬日茫茫白雪中,那一抹弯而不折的青翠。
竹生于山间,可饱腹,可制物,可怡情,遥望那茫茫竹海,它将沉默的山体,装扮成生机勃勃的样子,仿佛一转眼,它就会抖动着满山的竹羽,向你走来,将你拥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