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龙潭河支行成功排除一起异常风险事件。近日龙潭河支行收到上级下发的风险提示,一名客户连续多天夜晚在ATM使用他行异地卡累计取现10多万元,交易时间异常、频次密集,交易行为异常。
收到此异常情况后,龙潭河支行迅速行动,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客户,不料电话那头的钟女士情绪激动:“钱是我的,合法的!没借卡,没卖卡!”随即挂断了电话。工作人员再从村里了解到,钟女士丈夫去年突发心梗去世,或许近期其名下银行卡频繁取现,背后另有隐情。出于对客户资金安全的担忧,为进一步核实情况,支行决定在合规前提下开展线下走访。
14日傍晚6点,落日余晖映照着钟家门前《房屋出租》的告示。踏入大门,50多岁的钟女士正躺在沙发上休息,脸上难掩疲惫。“大姐打扰了,我们是龙潭河支行的,前几天给您打过电话,今天打电话怕您不方便,干脆上门来看看。”支行行长蹲在沙发旁轻声说道。
一聊才知道,这笔钱是钟女士丈夫的意外保险理赔款。“他走得急,这笔钱是保险赔偿款,钱到账,我想取出来应急,孩子五一结婚要用钱,还有要还建房时找亲戚朋友借的外债,白天要忙出租房的事,只能晚上去ATM机取......”钟女士抹着眼泪说道。“您放心,我们理解您的难处,您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这笔保险金是全家人的保障,我们更要帮您守护好。”支行行长耐心倾听后,主动开导,详细说明银行风险防控的初衷。
近两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中,龙潭河支行不仅帮钟女士宣传了反诈知识,梳理了资金使用规划,还留下了专属联系方式,叮嘱她“任何时候遇到问题都能打电话”。离开时,钟女士站在门口目送,眼中的感动溢于言表:“以前觉得银行的风险电话是‘麻烦’,现在才知道是‘保护’。以后我有钱就存你们这儿,踏实!”
这场特殊的“家访”,最终成了农商人与客户的暖心相遇。龙潭河支行用行动证明,风险防控是带着烟火气的主动担当——当工作人员走进客户唠家常,当预警电话变成上门时递上的专属联络卡,金融服务就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
正如支行行长在返程路上所说:“我们多走一里路,客户就少一分风险;我们多问一句家常,信任就多一层温度。这才是老百姓身边的银行该有的样子。”未来,龙潭河支行也会继续以“百姓银行”的责任担当,用敏锐的风险意识筑牢安全防线,用贴心的服务举措传递金融温暖,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在安全与尊重中感受金融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