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的守护

点击数: 时间:2025-01-08 作者:余奥 来源:张家界农商银行

叮咚,“您收到了新的私信……”,社交平台里发来了关于两年前的银杏树新的来信。

第一次找到它是在一个疲惫的午休时间,原本懒洋洋的我在见到这大片的银杏林后才活了过来。那是一片生活在居民区里的银杏林,四面被墙围起来,像是私人圈养的一样。金黄的树叶簇拥在一起,点缀在湛蓝的天空之上,像大海里冒着星光。第一次见时,我小心翼翼,它和当天的天气一样,满地的银杏叶在阳光的我照射下,亮闪闪、发着暖黄的光。再次相逢已是两年后的冬天,它开出了新叶,和上次不一样,小小的院墙之内挤满了人群,“咔嚓”声络绎不绝,但角落里藏着几个小少年,手中的画笔曼妙的挥舞着。他们吸引着我往里走,一步两步,我深深的陷入了这样的美好之中。

因为摄影我结缘了张家界各处的宝藏银杏林,于是每年的初冬就开始了方圆五十公里的辗转。银杏开到了学校里,我的脚步也跟了过去。

“是非不入松风耳,花落花开只读书。”书香盖过枝头,顺着空气传递到面庞;整齐的银杏树林立在宿舍楼之间,和这里挺拔的少年一样、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弥漫在张家界学院的每一处。它们的枝干挺拔笔直,我垫脚去触摸一片叶子,尽管叶已黄、却还是饱满的水润触感,让往来的人感受到了它十足的生命力,我想着可能因为它长在学府、汲取了更好的天地精华和人文营养吧。因此它们一片片一排排,盛放在这片年轻的土地,和十八九岁的学子一样,向着阳光生长、不曲折不忸怩,大大方方的伫立在冷风中,欢迎每一位前来握手的朋友。

它对我说:与其在影楼里和胭脂水粉摩擦,不如穿梭在自由的大地上,去亲吻风的温柔、去触摸水的清澈,去感受这银杏林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力量。

张家界的银杏林变化万千,每一处都各有不同。顺着张家界学院往南走,在博物馆的熏陶下,广场上的银杏树也变得稳重起来,像沉稳的长者守护着这片珍贵的土地。向东转,看见了大庸桥公园,海盗船、大摆锤、旋转木马,游船里坐着嘻嘻哈哈的小朋友,那是他们的童年、也是我的记忆。银杏树下的男孩女孩,腼腆而亲昵的依靠着,一前一后、探索着青春的秘密。一旁的银杏树像家人一样,为他们遮下一片阳光、静静的守护这份美好。

“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一路南下我走到了南庄坪,伫立在大庸路和澧兰西路之间的银杏林,随着街道而延伸,靠着居民区而起形成一条条银杏小道,像旧时光里的人家,站在街口等着离家的孩子。转过角,是我儿时玩“丢沙包”的沙地,迫不及待走过去发现沙地已经结块了。

“听玉笛飞声,闻曲中折柳。”沙地结块,我的记忆也被尘封在这片黄土之上。回忆扯着我往前走,一路上掉落的枯黄叶子堆积在地上,我情不自禁的落下泪来,儿时的好友因奔赴学业而失去了联络。每个我人生的高光或至暗时刻,脑海里都会闪过从前儿时我们的模样。如果有一天再相会,他还是儿时的样子吗,又或是一家三口围坐在我面前……

一棵银杏,一份思念。它是守护,是生命的延续。

它是,我们也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