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易农商银行:以“小”见“大” 暖心守护银发族

点击数: 时间:2023-11-24 作者:谭艳芬 来源:天易农商银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群体一直都是社会重点关注、关心和关爱的对象。天易农商银行作为百姓家门口的地方银行、“农”字银行,在适老化工作中持续做深做实做细,提升老年客群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着力保障老年客群的金融权益,用温度和力度推动解决大家“急难愁盼”的关切问题。

“小”细节解决“大”麻烦

“哎呀,年纪大了,带了老花镜都看不清嘞!你们这放大镜装的好,蛮好用的!”湘潭县云湖桥镇狮雄村82岁的成大爷每个月都会按时来该行网点领取养老金。他惊喜地发现每个柜台窗口除了有老花镜,还额外放置着一个放大镜,让老年人阅读凭证信息、签署姓名感觉方便多了。

“年纪大了,一蹲下就起不来身,多亏了这扶手,站起来轻快多了。”姜畲镇涟水桥76岁的张大爷感慨到。该行网点除了配置有扶手的座椅外,在厕所、楼道都加装了安全扶手,对老年人坐下、起身来说又方便又安全。

该行结合全辖网点实际情况,持续在“硬环境”“软服务”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从业务流程、渠道建设、柜面服务、网点改造等维度全面深入推进适老化建设工作;倡导差异化、特色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根据业务开展情况灵活设立“绿色通道”和“爱心窗口”,安排专人引导服务,配备老花镜、放大镜、雨伞、便民药箱、饮水机等物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终端服务相结合,充分尊重老年人日常使用习惯,提供纸质业务回单、补登存折等传统服务,各类支付服务保留柜面办理渠道,柜台业务设置“指纹验证”功能,有效解决部分老人不会签名或者签名不便的问题,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却实实在在解决了老年人坐、看、行、写等“大”麻烦。

“小”提醒发挥“大”作用

“大爷,您先别急着转账,我们核实下情况再转也不迟……”“娭毑,国家反诈App已经帮您下载好了,有任何不清楚的问题都可来我们网点柜台咨询,千万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啊!”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受害对象老龄化、高龄化现况,在常态化金融知识宣传中,该行尤其注重强化“一老一小”反诈宣传的力度,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务必做到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想一下,积极推广运用“断卡先锋”平台,确保风险防控落到实处,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与此同时,该行利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活动契机,通过线上+线下、室内与室外、折页和PPT等形式加大常态化、多样化、生活化宣教力度,针对老年群体金融知识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重点揭秘“养老骗局”“保健养生”“低价旅游”“投资理财”等常见骗局,面对面、一对一、手把手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反假货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以及现场答疑解惑,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电信诈骗活动的发生。

“小”半径释放“大”能量

“我们这里没通公交车,到镇上银行办理业务来回要走二十多公里,一去就是半天时间,现在只需要在小店里刷一下卡就能领到养老金,交电费也蛮方便,不用出村就能办理银行业务,真是太方便了!”车站批发部负责人李立明说。今年以来,该商店站点累计交易1524笔,交易金额816.03万元。

该行围绕“福祥e站”累计建立并完善了158个集资小额金调剂、转账汇划以及用户余额和交易明细查询、自助缴费、口头挂失、存折补登、业务预约等基础金融业务的便民综合金融服务点,并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交易35.69万笔,交易金额3.18亿元,切切实实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老人家不会用手机,多亏了你们工作人员耐得烦,次次手把手地教我,现在我自己也会操作了,坐在家里就把社保交好了。”云湖桥镇铁炉塘村的彭大妈指着手机里的“湖南农信”手机银行App感激地说道。

无论在厅堂业务办理中,还是日常走访营销中,该行工作人员主动帮助老年人熟悉移动支付产品,让他们从“不敢用”“不会用”到“愿意用”“放心用”,在信息化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湘潭天易农商银行持续发挥金融力量,全面提升辖内网点适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对“人之暮年”的惆怅困苦少一些,对高质量生活的盼望期许多一些,共享新金融温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