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花语”

点击数: 时间:2023-10-11 作者:王佰顺 来源:慈利农商银行

蜂糖的“花语”是互助

中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戴着斗笠,背着背篓走进了营业厅大门。在岗值班的客户经理贴心的走上前去帮老人卸下背篓,询问老人想要办理什么业务。老人连连摆手,转而从背篓里拿出几罐蜂蜜,牵着客户经理的手拉起了家常。老人从去年开始养蜂,因为上了年纪,只能照看十几个蜂箱,每年产的蜂蜜虽也不多,但因为养在深山,销路就成了问题。来赶集卖蜂蜜的时候,恰巧遇到支行行长,得知老人的蜂蜜销售受阻,便从老人手上采购了蜂蜜作为春节礼品发给员工,很大程度上帮助老人解决了销路问题。老人此次前来便是为员工们送来新采的蜂蜜,感谢曾经的帮助,让留守值班的员工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闻听至此,唯有感叹。朴素的中国农民,时刻铭记帮助过他的人;同时,他的行为也深深激励了年轻人,老骥虽伏枥,其志仍可达千里,我辈青年亦当如是也。

喜糖的“花语”是幸福

国庆,柜台来了一位客户,一见面就问有没有10元新钞,第二天赶急要用,是准备给孩子结婚包红包的。显然还没有到下次送钞的时间,仅剩的已经被人提前预约,看着客户期待的眼神,顿时陷入了两难。此时,支行会计了解情况后,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为客户解决了现金需求。几日之后,客户带着孩子来到行里,把收到的礼金和孩子的彩礼一股脑儿都存了进来。还跟女儿说,“信用社是所有银行里把客户看的最重的,来这办业务准没错。”还给每个人发了喜糖。这颗喜糖也成了柜员工作以来最甜的糖,也是第一次没在家人身边过节感受到的最温暖的回馈。

黄桃的“花语”是致富

老陈是金坪乡的黄桃种植户,趁着农村电商的春风,靠着种植黄桃,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今年,老陈想扩大种植规模却苦于缺乏资金。支行行长了解后,裹着春雨泥泞,在一片还未抽芽的桃林中找到了老陈,仔细询问黄桃的种植规模、销售状况等信息。老陈介绍说,这几年靠着树上结果,树下养鸡,老百姓逐渐增收,金坪乡的黄桃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出产的桃子都供不应求。了解老陈基本情况后,支行行长迅速给老陈提出了最适配的贷款方案。老陈及时拿到了贷款,扩大了种养规模,虽然累点,但老陈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样的故事在基层不断发生着,一桩桩一件件。在老百姓的心中,农商银行俨然已成了及时雨、夜里灯。扎根在广袤的农村,农商人的坚守也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帮助跟不上时代脚步的老人,让他们也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客户解决现金兑换需求,让他们能有优质的金融体验;给客户提供小额贷款,助力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于微观上说,百姓感受到了农商银行的温度,农商银行收获了百姓的口碑;于宏观上说,农商银行响应国家政策,乡村振兴路上不落下每一个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