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样本——湖南农信系列
县域农商银行如何有效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金融普惠性?如何快速响应客户的资金需求,精准匹配信贷产品及配套金融服务……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湖南攸县农商银行成立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中心,将数字化思维贯穿经营管理全链条,构建基于大数据精准营销的“总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基层支行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园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新媒体营销中心、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推动金融服务智慧化。
基于对数字普惠的学习研究,攸县农商银行党委形成了全新的认知视野,即加快数字技术应用解决全行共同关注的问题。攸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涛表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画笔”精雕细琢,通过数字科技重塑农商银行肌理,信息不对称和发展不平衡得以“破壁”,流程更加高效,场景更加多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存量基础上的增量呈曲线上升。
从攸县农商银行自主研发的“码上贷”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8月末,攸县17.15万户家庭获得授信,授信总额184.46亿元,授信覆盖面93.41%,两年时间授信家庭增长5.34万户。扫码查询达到62.19万人次,签约2.68万户,签约金额52.86亿元,用信金额47.53亿元,个人信用贷款年均增速超10%。
图为攸县农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安装的普惠金融服务可视化系统墙(肖瑛 摄)
“码上贷”是攸县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城乡居民通过微信扫一扫“码上贷”二维码,即可查询自己家庭的授信额度;未获得授信额度的客户,扫码后可自动转链接到预约平台,客户经理半小时内主动上门办理业务;超时没有与客户对接的,系统后台会自动呼叫攸县农商银行主管部门限时督办。
线上渠道的获客能力可见一斑,原本线下走访评级授信采集的信息搬到线上后,农商银行与客户间搭好“天线”,如果对评级有质疑,客户能及时反馈更新信息,客户经理“点对点”服务既精准又高效。
特别是“码上贷”与“惠农快贷”、预约系统互联互通,后台生成客户经理专属二维码,利用社交流量裂变营销,并导入278个行政村(街道)、多家行政单位进行推广,一举解决了传统营销高耗低能、拓展缓慢的掣肘。
攸县渌田镇五丰村的猕猴桃种植户蔡健华对这个二维码颇感兴趣,因为几年前刚开始种植猕猴桃的时候就是从农商银行贷的款,通过扫一扫,蔡健华就查到了自己的授信额度,10万元和此前的贷款额度没有出入。
去年猕猴桃卖得好,蔡健华琢磨着再开垦几亩猕猴桃林,但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不是个小数目,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老朋友”——攸县农商银行渌田支行。
“龙行长,你那个二维码里给我的额度能不能提一提?”蔡健华把手机一亮,就向上门走访的攸县农商银行渌田支行行长龙小知介绍情况。经过一番了解,得知蔡健华这几年经营收入稳定,有产业带动能力,龙小知当即在“平板”上更新评级信息,追加了10万元授信额度。蔡健华连番表示感谢,他说:“这下里子面子都有了。”
数据的变化随时可能发生,攸县农商银行“数创中心”研发的普惠金融可视化系统界面,授信、贷款、到期回收率、关注率和不良率等数据时时更新,全行业务指标一目了然。
图为攸县农商银行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访新市民(肖瑛 摄)
“总行及时掌握数据变动,客户经理反应的时间缩短,业务办理效率很高,对风险的把控相比以前更强了。”攸县农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余砥安说。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两年多来,攸县农商银行针对扫码后未用信的11.81万户居民进行了回访,激活意向客户1.38万户,新增用信近10亿元。
“可视化系统”还对信用村创建、福祥e站运行、客户经理走访等情况数据进行建模,基本实现了全行经营发展情况的直观展示。金融普惠、乡村振兴等工作依靠大数据赋能,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下活了山水田园这盘棋。
主动拥抱移动互联和金融新科技,攸县农商银行所获远不止此。通过与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将辖内44家网点接入“一网通办”系统,让群众政务服务、金融业务“一门式”办理。通过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同建设线上抵押登记系统,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贷款在线上“一站式”办结。借助政务大数据,攸县农商银行累计向县域外攸县商会、行业协会等授信40亿元,累计向县外2483名老乡发放“老乡贷”13.33亿元,被广泛称赞“为民办实事”。
结合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金融科技专项规划,攸县农商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组建数字化转型工作委员会,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依托“数创中心”有序开展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管理治理工作。
目前,已经建立研发管理体系、数据管理体系、统计管理体系、数创考核体系等四大管理体系,成功应用客户预约系统、统计查询系统、责任认定系统、表外管理系统等十大自建系统,在协同办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线上自动化流程、精准营销以及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建设等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本报调研组)
责任编辑:刘炎炎 杨玉
来源:学习强国——中国县域经济报
网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103216479277777822&item_id=410321647927777782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