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23年湖南省两会正在进行。《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亮出的五年成绩单显示,全省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39.6∶51.2,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人均突破1万美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7万亿元、6万亿元。2022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难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全国、好于预期。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湖南农信系统贡献了金融力量。”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张世平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湖南农信已发展成为全省业务规模最大、服务网络最广、纳税金额最多、就业人数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湖南农信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4万亿元、8953亿元,存贷比67%,近三年累计上缴税收近200亿元。
图为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张世平
2023年,湖南省将聚焦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等“发展六仗”,提高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张世平表示,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服务好乡村振兴方面,农商银行具有独特优势,做好了“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准备。
张世平指出,农商银行源自农村、服务农业、亲近农民,人缘地缘优势明显,特别是推动金融服务与基层党建有机融合,通过“党建+金融村官”,推进乡村振兴既塑形又铸魂。农商银行坚持“普之城乡,惠及百姓”,在落实金融纾困、帮扶政策上主动有为,投放了全省99%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省农信联社信贷管理部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金融单位。
同时,农商银行依靠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与地方工作重点相配套,承办了全省60%以上的涉农金融业务,发放了50%左右的社保卡,支持了4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发展。
农商银行大多为县级“小法人”,经营自主权较高,信贷审批“短平快”。省政府授权省农信联社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独特的“小法人+大平台”体制,还能在省农信联社统筹下实现同向发力、集群作战。
不过,受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影响,湖南农信改革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张世平坦言,受制于县域经济调整、涉农担保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原因,农商银行信贷投放不足,存贷比偏低;农商银行经营严格限于县域,随着区域经济波动、存贷利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受历史包袱、新冠疫情、县域经济及自身经营的影响,少数县域农商银行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农信队伍虽然庞大,但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金融科技人才较为缺乏;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金融科技技术进行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方面,与同业存在一定差距。
“农商银行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绝对主力,农商银行发展好了,有助于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滋润田间地头。”张世平指出。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农商银行的政策支持。农商银行经营具有一定政策性,承担了边远地区、困难群体等基础金融服务,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协同增强金融供给,帮助化解金融风险。
其次,要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配套政策。完善涉农主体增信机制,健全涉农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搭建涉农金融政银信息共享平台,拓宽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机制。
此外,要推动发行专项债补充农商银行资本。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支持农商银行补充资本,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风险抵御能力。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社
网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998248524865487865&item_id=9998248524865487865&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