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科技赋能 探索农商银行信用卡差异化发展新赛道

点击数: 时间:2021-12-15 作者:叶东海 来源:长沙农商银行

农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普遍面临着“科技水平低、人手短缺”两个与生俱来的痛点,大部分农商银行又因信用卡盈亏平衡点门槛较高、前期投入成本过大、传统信贷技术难以控制业务风险,而忽视了信用卡业务作为“钩子产品”为银行持续不断带来新客的巨大潜力。长沙农商银行找准了信用卡具备“小而散”但相对标准化的业务特点,通过“大科技”+“小团队”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借船出海”,有效降低成本。长沙农商银行投产上线了14套系统,铸造了一套金融科技贯穿信用卡全生命周期的“信贷工厂”,探索出了一条农商银行信用卡差异化风险管理新赛道。

以产品营销作为获客创利之源。在场景建设方面,长沙农商银行不断深化与头部流量商户、互联网平台和网点周边商户异业联盟合作,利用地方性农商银行区位优势围绕居民“吃喝玩乐娱医教游”8大消费场景,加速构建“车生态、家生态、商生态”的本地高频生活生态体系;在产品研发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推出京东联名卡、数字信用卡,并结合ETC、汽车金融、线上交易等不同场景发挥信用卡“钩子产品”特性;在渠道获客方面,除了传统的依托支行发卡外,长沙农商银行通过借助线上流量平台以及已持卡客户MGM,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获客。

以流程运营作为高效发展之基。随着“农e推”小程序进件渠道的上线,长沙农商银行信用卡申请渠道已经包括线下纸质、PAD、网申二维码、小程序等多种渠道,通过更简单、更快捷的信用卡申请入口满足不同获客场景;随着信用卡卡量的增长,运营压力也逐步凸显,长沙农商银行通过行内自主研发信用卡报表系统对信用卡营销数据、业务指标、监管报表进行实时展示和统计,同时对于标准化的重复运营流程通过RPA技术,在减少操作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以授信审批作为资产管理之钥。在贷前风险识别方面,长沙农商银行不断丰富数据维度,引入法院执行、通讯运营商、收入预测、反欺诈黑名单等31项外部数据源结合行内自主研发的基于存款、贷款、理财、代发数据的授信模型,构建多维数据下的全方位客户画像,充分应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反欺诈模型,全面、深入评估客户申请信息的真实性、还款能力、还款意愿、风险违约率、风险和收益情况将“骗贷黑产”拒之门外。

以风险管理作为提质立身之本。长沙农商银行信用卡以“信贷工厂”模式作为风控基础,先后建立并上线了贷前申请评分模型、贷中分期意愿模型、贷后风险预警模型,并且成立了针对信用卡业务的数据分析与建模小组,不断建立、更新、迭代数据模型;在资产清收处置方面,建立了智能电催、内催团队、委外催收机构、律师事务所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立体催收体系和联动机制,落实奖惩制度,账户流转向绩优主体倾斜,严格实施标准化催收管理,推动清收处置产能最大化。

长沙农商银行信用卡坚持回归消费本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支持居民真实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科技转型优势,不断强化信用卡场景建设,作为地方性法人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湖南省联社提出的“长沙农商银行率先发展”指导思想,在省联社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仅5年的长沙农商银行在农商银行信用卡的赛道上逐渐呈现弯道超车的趋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