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中开创一个确定的未来

点击数: 时间:2020-11-13 作者:朱霞 来源:常德农商银行

这是一个分分钟让人觉得自己已经OUT了的时代。创新和裂变、颠覆与重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金融科技迅猛发展,银行业务的竞争已经超越银行边界,呈现出更加开放、多元的竞争格局。“划地而治”的农商行如何才能在新格局、新变局中站稳脚根,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命题。

找准时代方位,专注普惠金融

回顾农商行近70年发展历程,尽管一路风雨飘摇,却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小微为己任。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以来,几代农信人驻守农村,在相对简陋、低配的工作环境中做着小额零散的信用业务。老一辈农信人对当地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都了如指掌,揽存放贷、风雨无阻,沉淀了具有时代标志的“背包精神”。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农商行与地方发展、与当地群众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地方经济不可或缺的信用支撑,成为扎根在三农大地上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抚今追昔,农商行所走过的路何尝不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普惠金融之路?尽管中间有过曲折和教训,但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回归本源、痛定思痛,我们才能深刻领悟当初为什么出发,才能真正明白坚守的价值与意义。

如今,第三次产业革命呼啸而来,银行业从百花齐放的黄金周期进入战略抉择的焦虑周期。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大银行纷纷下沉业务重心,企业端、个人端、政府端同步发力,给农商行带来强大的市场挤压。危机四伏之下,农商行进而难攻、退而难守,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找准方位才能确立目标。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十四五规划蓝图徐徐绘就的大背景下,农商行的资源禀赋、历史传承、根基使命,无一不在指引我们,只有专注普惠金融,农商行才有可能突破重围,在喧嚣的大变局中保持一份“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清醒。

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发展质量

普惠金融是世界性难题,不是下决心、喊口号便能达成,要立足长远、注重质量、做精做细。以湖南农信当下的实际,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五个:

第一,要做到上下同欲。省联社已将普惠金融确立为湖南农信战略转型的重点方向,全省4万多名员工,特别是各级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否清醒意识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大意义,视之为精神信仰并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左右湖南农信的普惠金融事业能否见长效、立实功。怕就怕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行动上另一套,怕就怕一时热、一时凉、不能守恒。要做到“上下同欲”,各级管理层必须以身作则,在制度建设、产品设计、绩效考核、工作安排、选人用人等方面,充分体现发展普惠金融的决心和意志。要把普惠金融质效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关联起来,让员工感受到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发展自己,从中找到成就感、幸福感。

第二,要加强顶层设计。目前来看,大部分干部员工对为什么要聚焦普惠金融的认识在不断提升,思想不断统一。但普惠金融究竟要怎么做?还缺乏明确思路和有效抓手。普惠金融不是一次行动、一个产品,而是一种信念、一个方向,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来支撑。省联社提出了“一平台五机制”,具体到农商行层面该怎么做?农村与城区存在明显差异,不能一杆尺子量到底。省联社要立足全省农信系统实际,围绕如何发展高质量普惠金融,从等级考核、科技支撑、政府合作、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加强顶层设计,为农商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科技支撑、制度支撑、机制支撑和人才支撑,并把握窗口、加快速度、一体推进,杜绝纸上谈兵。农商行要结合区域形势和自身实情,抓紧拿出短期目标及阶段性措施,做到纲举目张。如此上下协同、狠抓落实,避免陷入空谈。

第三,要坚持守正创新。发展普惠金融,一方面要坚守定位、恪守正道,认真落实好国家关于普惠金融的政策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创新,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提高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开放共享的地方金融生态,力求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针对个人客户端,可加快推出快贷类产品,同时丰富与本地群众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类金融消费场景,扩大普惠群体;针对小微商户端,要充分利用农商行资源为客户赋能,如建立银商平台,融本土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积分消费、直播营销等于一体,建立高强度的客户黏性;针对政府端,可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与政府部门和产业园区开展各层面战略合作上下工夫,建立多维连接,打造政银同频共振的利益共同体。

第四,要处理好“负责任”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商业的本质是价值创造,不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是不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有三个关键词,即包容、健康、负责任,这意味着我们既要有“蚯蚓视角”和“穷人情怀”,让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包容各类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履行社会责任;更要坚持“健康”理念,确保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负责任”不是做慈善,一要对客户负责,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来提供融资,不是越多越好;二要对社会负责,着眼于帮助解决城乡差距大、小微融资难、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社会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三要对农商行自身负责,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降低普惠金融成本,通过帮助客户创造价值来实现农商行自身的价值提升,防范风险累积。要建立更加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如对暂时贫困或经营暂时陷入困境的客户提供较低利率、支持延期或分期还款,帮助其尽快脱贫(困),待客户现金流改善后再逐步将利率提高到适当水平,形成“以富养贫”的定价模式。

第五,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形势是不断变化的,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尤努斯教授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格莱珉银行从第一笔27美元贷款开始,逐步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比如对穷人进行分类、对赤贫者的关注、简化贷款过程、分期还款、建立信用、小组自治、小组基金、借款给女人等等。这些都是格莱珉银行坚持问题导向,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孟加拉与中国的国情存在很大差异,但基于实践、证于实践的理念是相通的。我们要在实践中强化问题导向,瞄准客户真正的痛点和真实的需求挖掘市场潜力,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普惠金融策略,既要追求做“大”(客户基础),更要谋求做“精”(产品与服务),不断提高经营的灵活度,最终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与自身发展高质量的协调统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