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农商银行:走进旧址陈列馆,迈好入职第一步

点击数: 时间:2020-09-02 作者:阳池生 来源:安仁农商银行

8月26日上午8点,2辆载满郴州市农商银行系统66名新员工的大巴,从郴州办事处新员工培训地出发,驱车120多公里后,徐徐驶进了安仁县稻田公园附近。

10点39分,当2辆大巴停靠在郴州地区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信用社)——安仁县宝莲乡信用合作社旧址前面时,身着“郴州农信”白T恤衫的新员工依次从大巴门口下来,朝旧址前坪走去。

旧址是始建于民国13年,6垛5缝2层的青砖木瓦屋,泛着岁月的痕迹,正静静地等候着郴州农信系统新员工的到来。

走过100米距离,旧址厚实的大门一侧悬挂着一块四方的简介,十分亮眼。

了解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最先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陈列馆。当每个新员工踏上旧址台阶之前,必经大门旁简介前打卡,先围拢在简介跟前细读一遍或用手机拍照留念。

据《安仁县农村信用合作志》记载和宝莲乡信用社仍健在的92岁员工刘山岳讲:50年代初,安仁县第一区宝莲乡,因离安仁县城相对较近,这里的田土肥沃,自古以盛产灯芯草而闻名遐迩。安仁县人民政府凭借这两大优势,由当时的南下干部王迅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安仁县支行行长,选择了位于宝莲乡洲上湾刘振勋(地主成份)家的农会中,作为开办信用社的试点。于1952年6月5日在该农会中组建成立了郴州地区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安仁县宝莲乡信用合作社,李凤生任理事主任。当年,试点成功后,迅速在整个安仁县各个乡普遍推广,先后都成立了信用社。

走进实物厅

了解了旧址的简介后,跨过大门旧青石的门地坎,讲解员向前迎接,进入旧址正屋的实物大厅(旧址实物厅)。大厅两边靠墙整齐摆放着展台,展台上陈列着郴州农信系统搜集上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实物)。墙上还对应粘贴上了文物的彩色照片及其内容简介,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再加上经培训后的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带领全体新员工,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又回到农信社那个最艰苦的岁月。

为了方便起见,旧址内将1700多件317种文物史料按照实物厅、凭证厅、文献厅和证书厅四大类分门别类陈列保存。

当走到实物厅一台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凤凰牌”油印机跟前时,它是早期信用社正常运行的“智造”者,那时办公条件艰难。陈列展厅内还搜集上了由油印机油印出来的50年代缺钱农户以谷代钱到信用社入股的凭证、定期存单、借款借据和信用社创立时的审批表等。

1954年的一台“三合柜”照片,长2米,宽0.8米,有普通床高,还有床沿,具备了保险柜、档案柜和床铺的三种功能,并随时可以移动。它见证了老信合人“钱人合一”的敬业精神,日夜随时用生命和鲜血护卫着信用社的一分一角。

还有信用社各个历史时期办公用过的章戳、算盘,安保用的铜锣、狠牙棒、梭标和1955年的储徽等等,吸引了每个新员工的目光。

在实物展厅现场,一位新男员工正在用手机录像,他来自桂阳农商银行。他讲到,看到旧址内陈列了这么多的文物,当时很不理解,在学校时见过大城市里建得最高装修最好的高楼大厦往往是银行。今天看到宝莲乡信用社旧址和陈列的这些文物,从来没想到农商银行曾经是从这么艰苦的农村之中走出来的,心中产生了震撼,真与从前想象中的银行产生了太大的反差。这里用手机全部记录下来,便于将来随时观看,一步步加深对农商银行过去的认识。

走进凭证厅

参观完旧址的实物展厅,麦克风里传出了凭证展厅讲解员热情迎接参展新员工的声音。走进凭证展厅,首先就被几十本五颜六色的各式活期存折所吸引,有竖式的与横式的、繁体字的与简化字的、印有“最高指示”等标语口号的等等。这些存折不仅反映了信用社早期业务的变化情况,也烙上了时代变迁的印记。

凭证厅里一张1954年的竖式繁体字支票,是郴州农信系统发现最早的支票,记载了信用社初始阶段与人民银行的资金往来。

不仅如此,凭证展厅里面还有50年代油印的信用社缺钱社员“以谷代钱”入股的凭证和油印竖格式毛笔字填写记录的线装股金账册。反映了50年代农民响应国家号召,争相入股,走信用互助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这才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雏形”。

新员工还对凭证厅内展台上展出的信用社各个历史时期的显得有些破旧的手工填制的凭证和账表产生了浓厚兴趣,脚步越来越慢下来了,纷纷拿出手机对准这些“老物件”拍照留念。

走进文献厅

文献厅内分别珍藏了《中国农村金融历史资料1949-1985》、《郴州信用合作志》、《湖南省安仁县金融志》、《安仁县信用合作志》等等。

还有一本1954年人民银行最早出版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记账方法》共39页,从左翻阅,页面的繁体字从右到左以竖式排列。这是建国初期,第一本规范信用社业务账务的最权威的处理办法。还有几十本信用社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的规章制度汇编,展示了信用社的内控规章制度一直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当中。这些资料汇编为当时信用社持续、稳健的发展提供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文献厅里的讲解员一边讲解,新员工的脚步随讲解员的脚步一边缓慢移动到一本1954年11月出版的《湖南信用合作》创刊号。也是从左翻阅,页面的繁体字竖式从右往左排列,全省农信系统的各种动态信息全部集中在这一本杂志里面。一路走来,记载了信用社发展变化的历史,在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也成了信用社员工的“精神家园”,如今该杂志演变成了《湖南农信》。而摆放在展台上的一份朱镕基总理2001年4月9日视察溆浦县低庄信用社的专题《简讯》,体现了中央领导对信用社工作的高度重视。当时,朱镕基总理明确了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地位。

陈列的文献资料多,由于历史长,范围广,讲解员只好挑选重点有代表性地向新员工进行讲解,没有面面俱到。

郴州信用社系统近70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走进证书厅

证书厅展台上布满了各种先进的奖状、奖章、锦旗和墙上挂的获奖集体照,还有过去的《会计工作达标单位》、《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金融场所安全许可证》等等。

令新员工最感兴趣的,是挂在旧址墙上的一帧1956年7月信用社获全国农金先进个人的邓君林,在北京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一起合影的镜框,还有1957年度汝城县延寿乡信用社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先进集体的金属镜框。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90岁的嘉禾农商银行退休职工王继蔼,退休不退岗,发挥余热。参加信用社工作以来,获得的省市县的各项表彰不计其数,受旧址证书厅空间的局限,郴州办事处将王老获得的各种奖项,拍照后,通过彩色影印浓缩在一本册子内,供后人学习。现王老仍坚持每天行走在收贷的路上……

时间过得飞快,参观完旧址及旧址文物陈列展厅,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2点多了,这批95后的新入职员工,都是刚从学校门进单位门的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足以让他们适用农商银行的工作,通过这次走进旧址陈列展厅的参观学习填补了入职前的“空白”。

过去谈农信历史传承只是一个“空壳”,郴州办事处这次组织即将踏入农信系统门槛的新员工,来到郴州办事处宝莲乡旧址陈列馆展厅参观学习,加深了对农信的历史起源和峥嵘岁月的认识,填补了过去新员工入职前的空缺,让优秀的农信精神在下一代新员工身上得到了及时的“复制粘贴”,并一代代传承下去,达到了将农商银行建设成有温度的、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百姓银行的目的。

农信在,农信的文物在,农信的精神家园就在。下一步,在郴州办事处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搜集农信历史文物,充实旧址内陈列展厅的馆藏内容,积极弘扬奋斗者精神,打造饮水思源的感恩文化,将旧址及旧址陈列展厅建设成永久性爱国爱行的教育基地,争取早日将宝莲乡旧址申报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