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农信力量

点击数: 时间:2016-12-07 作者:张志军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农信联社”)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三量齐升”“四化两型”“五化同步”,认真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有力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全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三农”发展,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农信系统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社会贡献等指标大幅改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信社已经成为服务全省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在刚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提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发展愿景。这是三湘儿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湖南农信的发展潜力所在、机遇所在、希望所在,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农信社要在新一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发挥农村和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中展示湖南农信新作为。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 促进全省更加富饶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中,金融必须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发挥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全省农信社要围绕“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稳步扩大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加大对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民生工程、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力争未来5年新增贷款2500亿元以上,贷款总量达到6500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深化产权改革。在组建农商银行任务全部完成基础上,保持体系框架完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农信联社服务职能,加快推进法人机构经营机制转换,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产权清晰、治理规范、资本充足、服务完善、效益良好,具备良好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加快转型创新步伐。大力发展电子银行,全面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增强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积极拓展中间业务、资金业务,着力加强科技信息、支付结算、资金融通、产品研发、教育培训等大平台建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夯实风险管理技术、制度、文化三大基石,筑牢前台、中台、后台三道防线,健全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机制,强化制度约束、资本约束,加强全业务、全流程、全口径风险管理,全面防范表内外、流动性以及周期性行业贷款等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促进家乡更加美丽

山清水秀是湖南的生态优势,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全省人民的宝贵财富。全省农信社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和激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支持和促进美丽湖南建设。

加强绿色信贷投放。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制定绿色信贷行业、企业和项目的准入标准,探索开展排放权、排污权、碳收益权等抵押贷款,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产业,支持绿色农业、绿色林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支持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资源循环式利用,支持发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支持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具有低碳环保特征的行业发展。

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设置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贷款,对发生环保违法违规情况的客户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支持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的“绿色银行”。在全系统开展绿色信贷宣传教育和节能减排行动,大力推广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绿色金融服务方式,推进绿色办公。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促进人民更加幸福

三湘人民是农信社的衣食父母,为增进父老乡亲的福祉出力是农信社的分内之责。全省农信社要坚持情系“三农”、服务三湘,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扎实有效推进金融产业扶贫。坚持“四跟四走”(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思路,加快推进金融扶贫服务站全覆盖,稳步扩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严格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金管理,加强对贫困户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市场信息传导,引导贫困户理性使用金融资源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未来5年内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要达到120亿元以上,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着力补齐金融服务短板。重点改善对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提升社区金融服务水平,结合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特点,推广社保IC卡、健康卡等特色业务,切实提高农信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做到对全省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可持续,特别是要让边远乡镇居民、贫困人口享受到现代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和福利,对金融服务有更多获得感。

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文明规范服务,加大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等新技术运用,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与供销社、京东、阿里巴巴等开展电商合作,在商圈、社区、村口持续推动自助银行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打通“最后一公里”,拓展现代金融服务网络广度和深度,让所有人都能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金融服务。

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不管怎么改革,农信社、农商银行都姓“农”,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能变,落实三个“百千万”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深入拓展“六个一百” (在全省重点支持100个家庭农场、100个专业合作社、100个种养大户、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个科技型企业、100个商业流通企业)“六个一”(每个法人行社在辖内挑选和培植1个优秀信贷管理支行〈信用社〉、1个信用村、1个专业市场、1个产业链、1个社区〈商会〉、1个园区)金融服务示范建设,结合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服务对象特点,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展“两权”抵押,优化信贷服务流程,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来5年全系统涉农贷款余额要突破5500亿元。

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志军12月7日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6-12/07/content_1168654.htm?div=-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