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信贷管理与营销

点击数: 时间:2016-11-29 作者:莫伟华 来源:衡州农商银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同时因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及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呈现市场有效需求下降,经营利润下滑、现金流减少等不利局面。进入深度改革转型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做好新常态下的信贷营销及风险管理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银行信贷工作者、经营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突出信贷主业,抓好信贷投放。要针对信贷市场需求侧的调整变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农信系统信贷供给侧的营销能力,推动信贷投放稳定持续增长。一是要认清形势,提振信心。当前,信贷营销难主要源于实体经济疲软、金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现有产品和服务质量落后等原因。这个“难”是银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金融服务经济的一种新常态。对此,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善于换位思考,认识自己的长板,牢牢把握和发扬自身决策链条短、根植县域积累的传统优势,增强信心,更加注重发展定位,更加注重业务创新,更加注重市场竞争,把优势拉长,用优势破解营销难题,以优势的继续巩固争抢市场、扩大份额。二是要明确重点,调优结构。要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区域发展规划,结合省联社制定的《2016年信贷投向指引》,优先支持国家鼓励行业、当地特色产业、专业市场、优质商圈发展,把“进”的对象进一步甄准。要挖掘优质客户群体信贷需求,主动营销省级重点高中、二甲以上医院及电、水、气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客户贷款。要延伸市场触角,主动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的重点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优质项目、大中型集团客户等城市新业务贷款,满足政府金融需求变化。要大力跟进“个人贷款”,提高创业消费信贷比例,巩固5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市场,满足客户发展生产、扩大消费的需求。要落实进一步规范扶贫贷款管理的要求,按照对象精准、流程规范、风控到位思路,规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和扶贫经济组织贷款,在扩大金融产业扶贫实效的同时确保金融产业扶贫可持续。三是要提升能力,增强效率。要扎实开展百佳客户经理评选活动,切实做好评选推荐工作,发挥先进评选对业务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要以做好“六个一百”、“六个一”金融服务示范活动为契机,创建信贷管理示范网点,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信贷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持续抓好客户经理上岗考试,建立线下线上培训机制,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增强客户经理的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要强化激励约束,完善信贷考核,将利息收入、风险防控与个人收入紧密挂钩,实施尽职免责,充分调动客户经理营销业务、增强效益的积极性。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保证保险业务,推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加强创新驱动,实施产品营销。要扎实推进评级授信的全覆盖和动态调整,发挥评级授信对用信决策的基础作用,推动信贷投放公平、阳光。要建立客户精细管理、利率定价精细实施制度,夯实基础客户群体,努力提高中高端客户的比重。针对法人客户拓展乏力的现状,行社经营层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善于营销,善拓局面。

2.拓展业务渠道,抓好转型发展。金融竞争、金融创新、金融混业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适用金融发展新趋势,拓展业务发展渠道,抓好新业务和转型业务发展,培育和扩充新的增长点。一是要发展资金业务。资金业务是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是经济下行环境下改善经营压力、解决利差收窄、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引擎。要重点搭建资金业务交易管理、信息咨询、业务代理三个平台,拓展全系统投资范围,改善业务品种,坚持协作联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推动全系统资金规模优势形成资金营运的盈利优势,由资金供应商向资金营运商转变。各办事处要指导行社共享信息、交流经验、互通资源、抱团取暖,增强议价能力,放大资金营运效应。各行社要提高资质实力,拓展业务范围,主动创新产品,争取更多的业务发展资格;要开展多渠道投资,委托有实力的券商、基金运营资金,加强同业合作,参与政府优质债券发行与承销,增加富裕资金使用通道;要规范开展票据业务,防范风险,提升效益。通过多点布局,逐步建立多元化资产结构、多元化资金收入局面。二是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要结合普惠金融、“电子银行百千万工程”,改善电子银行使用环境,持续营销电子银行业务,拓宽电子银行业务客户群体,不断提高客户的粘度。省联社将持续优化、拓展电子银行服务功能,丰富电子银行品种,为法人行社加强业务宣传和营销提供更多、更好载体。当前,要重点抓好移动近场支付、手持终端、便民卡自助放款功能建设。三是要发展中间业务。要进一步拓展ETC业务,提高ETC业务的市场份额,抢抓县域客户资源。要加强与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同业合作,开展与财政、社保、供销、电商等业务合作,横向拓展资源,纵向整合挖潜,建立上下联动、分层对接营销机制,扩大代收代付代理代销范围。

3.采取管用举措,抓好风险防控。要始终保持风险防控高压态势,严守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确保全系统安全稳定。要重点抓好四类风险防范。一是严防不良贷款反弹风险。经济下行周期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大,要从“防进”和“去存”两个层面管控风险,确保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防进”层面就是要根据信贷服务目录,建立“名单制”管理,把该进的支持好,使该退的坚决退出。要严格执行信贷投向领域“两个严禁”、“两个严防”要求,强化大额贷款、重点行业风险防控,严防外部转移风险。要严格落实信贷管理制度,强化贷款流程约束,以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信贷风险管控力。要从严整治信贷违规行为,从严处理相关人员,确保信贷安全。“去存”就是要抓好隐形不良贷款入账同时,全力化解不良存量。要始终把现金清收摆在清收的第一位,综合运用重组、诉讼、追偿、核销、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等手段,加快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探索推动以市场方式处置风险。二是严防操作风险。要加强制度管控,抓紧制定前台业务运营管理制度和操作指引,厘清柜面岗位职责,优化营业前中后台业务流程,明确业务处理标准,把讲程序、讲合规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要加强行为管控,密切关注存款、票据、代销等重点业务,基层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等重点人员,高度关注员工参与“掮客”交易、民间融资活动,发现风险,及时处理;对机构异常、资金异常、行为异常的,要采取果断举措,及早处置,防风险于未然;要加快推进员工账户监控工作,为防控员工个人异常行为构建“防火墙”。要加强底线管控,严禁碰触业务禁止性规定,严守行为规范,严查违规操作,严惩违规行为,严处相关人员。三是要严防声誉风险。要健全声誉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构建负面舆情处理内外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法人机构第一责任,对于重大投诉问题,一把手要亲自过问,稳妥处置,确保稳定。四是要严防案件风险。要强化思想引导,培育合规文化,努力把案件防范作为员工自主行动。要加强员工行为风险监测,组织开展员工行为专项治理,从严落实“银行员工六项禁令”和办事处、法人行社领导班子案防职责规定等,逐级压降责任,从源头上杜绝案件风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