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 流程 数据 人文

关于金融管理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点击数: 时间:2016-09-01 作者:黄敦福 来源:常宁农商银行

  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一直在想,上海是个大都市,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在滋润这座城市,使之生机勃勃、金融中心地位越发突出?作为基层法人行社的负责人,我也一直在想,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这个土生土长的基础性金融机构,在金融脱媒、互联网+的双面夹击下,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支撑并使之改革发展?去上海走一走,到复旦学一学,定会有新的视觉、新的感悟、新的标准答案。

  8月初,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组织省、市、县三级50名高管到复旦大学培训。我有幸随同。参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和上海股权交易中心。行走在复旦的林荫道间,我们感受江南第一学府沉潜的历史和优良的校风;穿过浦发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光怪陆离的玻璃门,我们感受到先进金融文化的“心服务、新思维”;站在浦发仰望“世纪壁画”,我们感叹着远东金融巨无霸的昔日辉煌;在老师的讲授与同业老总你侬我侬的吴语推介中,我们感受到业务的竞合与竞争的碰撞。行走中我们获得海量的信息,宏观的经济形势分析、大数据营销策略的导向,有领导和管理艺术的陶冶,也有信息科技的推广。带着困惑出发,收获知识归来。上海之行,复旦之训,是一次灵魂洗礼,也促成笔者对“转型、流程、数据、人文”的几点思考。

  一、转型

  转型是结构性改革的内核,是调控管理升级的前提。对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而言,一是农商银行来到一个新的风口,转型就是变革。农村信用社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成长为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得益于行业管理的变革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扶持。在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变革后,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又来到了一个新的时间节点,当前正面临着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竞争异常激烈的时局,改革的红利难以继续,过去的做法、经验也不一定灵验,转型既是中国金融业的大课题,也是县域小法人不可回避而且十分迫切的课题。二是无论是行业、城市还是单位或个人,转型必须要以十三五规划为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起来国家战略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就需要我们一言一行去践行,去改变。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机遇更难得,这需要我们学会用短期需求分析、长期供给分析、微笑曲线分析、效率与公平分析等四个分析框架来理解十三五规划政策的内涵,无论是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我们要自觉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困局中谋划,为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增长动力。开篇笔者追问是什么样的文化在滋润上海,其中的动力之一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城市如此,行业、法人更应如此。对一个小法人而言,远离宏观谈微观,无异于沙滩上垒房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三是农商银行的转型,与其说是主动改革,不如说是银行新业态及其综合化、互联网化和资本化趋势的倒逼所致。从近期金融发展的视觉观察,处在转型期中的金融业,由于社会环境、经济形势、信息技术、市场需求,乃至客户行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商业组织、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站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看现在,三大基本趋势扑面而来,综合化经营趋势,银行业正通过金融创新冲破分业经营的界限,以监管部门倡导的投贷联动、债权人联席会议为标志,综合化经营已经成为基本趋势;互联网趋势,银行业面临余额宝、微信支付等新技术的挑战,昭示着一种趋势,那就是信息技术在改变着银行业的游戏规则。资本化运作的趋势,银行的功能正由融资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嬗变,应对金融脱媒就应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否则我们难以在PPP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而且在其它银行业务下沉的过程中会流失部分基本客户,也将导致我们无法参与企业年金服务、消费信贷、非标资产投资等新兴金融载体。所以笔者判断,只有因势、因时、因情展开经营管理转型,才能在明天遇见更美好的自已。四是农商银行的转型要维护体系的完整、更需要顶层设计。笔者来自基层,愈加感到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制不完善,机制不转换、经营管理不转型,则会涛声依旧。脱胎于农村信用社的农商银行,管理思维模式、风险控制行为模式仍会惯性地带到新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一时难以取得显绩。在这两个背景下,强化顶层设计是最佳路径。特别是新型金融机构进入县域、非银行金融机构崛起、传统银行业务下沉,如不加快转型,农商银行将被边缘化;如果不从制度上统筹、覆盖基层法人行社的行为模式,依赖个体的创新莫如整体的推动,一旦某个法人将风险导入农商银行系统,风险传染将会产生系统性风险。股权过渡分散无可避免地出现内部人控制,亦或一股独大更难以维系一个体系的平衡与完整性。二者更需要从顶层设计去解决,或者说,从市场角度中看,一定要强化省联社的管理,因为战略部署与战略沟通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不是单个法人行社可以做到。

  • 流程

  参访上海农商银行,其社区银行打造、网上商城、工会卡无不体现精细化管理到每个部门、每个业务环节、每个产品。笔者认为,这是一家银行实力的体现,每一个流程都有尽善尽美的设计。转型后农村商业银行的着力点在哪里?当务之急就是在科技的支撑下对业务流程和经营方式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通过以流程为核心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就会将现代银行管理水平贯穿、融入其中,有可能将银行经营管理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像上海农商银行一样,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专业的事做到极致。

  流程要为客户需求而定,上海农商银行的社区银行解决了社区金融服务,工会卡不断添加理财业务、养老补贴等功能,不断提高客户黏度。只有建立“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的经营理念和相应的业务流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按照客户的需要实行流程再造是建立现代银行的起点和基本要求。一是将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消除原有各部门之间的摩擦,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银行的财务预算、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会计核算等部门不能再以“管理者”自居,而应以支持者、服务者的角色出现。二是“组织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为组织而定”,先流程后部门,即先设计好银行的各项业务流程后,再根据流程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或将现有部门进行归并和整合,对流程运行不利的多余、重叠、甚至起妨碍作用的部门取消。三是建立健全以垂直条线经营为主、横向管理为辅的业务流程基本框架。四是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运用现代计算机智能化成果,创造新的业务运作程序。五是培育文化流程,也即管理流程。把银行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价值准则纳入流程管理。改变规章制度的制定范式,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评价,落实问责制和追责制,体现银行惩处违规和奖掖价值观念,使绩效考核机制运行于文化流程,以杜绝缺失文化流程的后患和风险。

  • 数据+

  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现在进化为大数据思维,即数据+。统计注重因果,大数据看重关联。以笔者的实践来看,我们的数据是个未开发的富矿,海量的数据就是财富,无论是因果还是相关,但未曾应用或应用不足就是我们的软肋。阿里小贷、京东白条都是以数据为支撑的运用和拓展,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新兴商业银行运行模式,都是信息技术与数据的结合,银行的游戏规则因这些结合而改变。

  我们不缺数据,但我们缺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技术。前段时间,微信支付推广无现金日活动,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大众的行为模式,以前是折、后来是卡,现在是手机支付、云端支付。这就是金融服务新常态,告诉我们两个思维方式很重要,一是要有数据思维,有数据思维才对数据敏感,才会从数据中挖掘潜在价值。微信团队就是通过大数据来洞察消费者,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另一个是客户思维,提高客户黏度。微信红包、微信的无现金日从8月1日推广鼓励金等,都增加了客户黏度,使微信支付和客户交易量都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笔者在思考,我们有数据,大量的数据贮存在综合业务系统或信贷管理系统,也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可是,我们缺少打通数据与群体的信息技术。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业务处理、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风险防控都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笔者认为,现代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数据解构风险偏好、生存法则,毕竟,数据+信息处理、数据+客户是未来银行经营的基础和支点。我们省联社倡导的“小额存款最稳定、小额贷款最安全”就是数据+的一种诠释。

  • 人文

  一个单位一定要通过一些特质的东西来展示形象和实力,这个特质就是人文。当制度覆盖不能时,一定要以人文的东西来补充或带动。单位如此,员工个人修身也是如此。“人文养护心灵”。从人文视角看干部基本素养,心灵就得到良好呵护。一是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只有努力学习,用心工作,借鉴彼此,严于律己,加强沟通,才能不失机会,不负组织。二是怀着感恩之心前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经历过风雨,有许多人的默默支持,有群众的信任、理解甚至是宽容,更是组织多年培养,如果不怀抱感恩之心,可能会滋生骄傲放纵情绪。只有怀抱感恩之心,才会谦虚谨慎,正确作为。三是要敢担当、知敬畏。敢于担当是岗位赋予的使命,是角色的承担,欲带其冠,必受其重。管理者是团队的核心,要敢作敢当。对上不仅要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而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下敢于做主,敢于决策,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四是保持工作激情,对待名利学会放下,“行有所止,言有所规”,对事业充满敬意。只有敬畏法制、敬畏民意、爱岗敬业、激情工作,才能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事业,为社会、为单位做出奉献。这就是人文的要素,也是金融企业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之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转型、流程、数据、人文,是笔者关于当前金融管理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亦系笔者一家之言,仅当抛砖引玉,敬请编者和同仁指正。

(作者系常宁农商银行董事长)

分享到: